七月二十日被檄考试出门(其二)

琼林花底散游鞭,回首长安十八年。

羞把文章对年少,老夫衣钵不堪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在琼林苑的花丛中随意漫步,回首间已度过十八个京城春秋。
我不愿再向年轻一辈展示我的文才,因为我的技艺和学问已不再适合传授。

注释

琼林花底:指皇家园林琼林苑,花开烂漫之地。
散游鞭:随意漫步,手持马鞭,形象悠闲。
回首长安:回顾在京城长安度过的时光。
十八年:虚指时间长久,可能意指诗人仕途或人生阶段。
羞把文章:感到羞愧,不愿意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
年少:指年轻的后辈或才俊。
老夫衣钵:比喻自己的技艺或学问,衣钵相传的师徒关系。
不堪传:不适宜或无法再传授下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七月二十日被檄考试出门(其二)》中的片段。诗人以“琼林花底散游鞭”起笔,描绘出一种繁华而轻松的场景,仿佛在盛开的琼林花丛中漫步,手中挥舞着马鞭,似乎是在享受着闲适的生活。然而,接下来的“回首长安十八年”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往京城生活的回忆和感慨,十八年的时光流转,暗示了诗人经历的沧桑与变迁。

“羞把文章对年少”表达了诗人的自谦和对后辈的尊重,他感到自己的才华不再足以教导年轻的才子,流露出一种年华已逝、难以传承衣钵的遗憾。这种情感深沉而内敛,体现了诗人对自己人生阶段的清醒认知和对知识传承的责任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当前的悠闲与过去的辉煌,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收录诗词(1487)

项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月十日独游钟山

天时少佳日,人事多婴怀。

选胜难两遇,卜征非一乖。

平生梦钟阜,一月榜秦淮。

半世迹方近,三旬心始谐。

允哲兹游艰,果谅此日佳。

高秋净平麓,暖景融阴崖。

时丁酬酢暇,心适烦纡排。

出郭玄笋舆,陟巘青芒鞋。

志塔涌重屋,竺水环方阶。

木末但尘壁,定林堆断柴。

谁为好事者,尚丁双诗牌。

相见廊庙姿,骑驴渡松钗。

玄思入秋骨,高情渺天涯。

傥无经世迹,胜韵谁得偕。

因观夔禹难,始悟巢许侪。

形式: 古风 押[佳]韵

二十九日道中次韵酬寄罗鄂州

经世事日远,独往奈婆娑。

两途一未遂,痛饮复高歌。

往者长已矣,黄山郁嵯峨。

在者聊复尔,后生谁错摩。

向来志士心,中夜如惊波。

秋鹰锦韝旋,天马金盘陀。

用士苦不早,岁月飒已过。

剖符蛮触间,使逐屈宋哦。

珊珊青霞佩,粲粲紫玉珂。

不嗔舞地小,但道暮山多。

我意欲怜君,将如君笑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二十六日下山观胜业寺禹柏偃卧地上分为九枝

人言禹时柏,是否何必研。

要知是古物,少亦逾千年。

盘盘九龙子,脊尾何蜿蜒。

疏髯挟雷雨,瘦骨含风烟。

居然负世望,淡苦依老禅。

纷披苔藓中,偃息鱼鼓边。

不知亿万人,饥饿长呼天。

我欲笺上帝,六丁呼使前。

九龙分九州,各值所治田。

膏泽皆要足,阴晴无敢愆。

如此岂不善,天心应谓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二十二日步上方广寺观莲华峰云气异甚

晓发名溪庄,午饭马迹库。

下车著芒鞋,扶杖陟冈路。

碾槽深侧足,石磴高举步。

初登黄茅岭,稍入青箬雾。

苔深洒綦偪,露重湿袍裤。

水声浩呼涌,山气汩驰骛。

傍倾眩欲落,上滑危屡仆。

寻幽不惮险,已倦宁得住。

荒程迷远近,杂径恶叉互。

喜经茶园头,渐见莲岳处。

喘汗扇方乾,惊魂招始驻。

引领烦山僧,鞺鞳开阁户。

尖峰岌前陈,鸣水横下注。

浮岚出奇巧,顷刻纷异趣。

憧憧行市人,枭枭上烟炷。

浓敷步障青,淡抹轻纨素。

昏然俱晦冥,粲若忽陈露。

穿窗来有情,扫迹去如怒。

旋观不忍舍,留宿当至暮。

谁传西岭书,赠我碧云句。

云当上封顶,共看扶桑树。

弃置且行行,妙高台上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