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灵山无地可容身,好泛江潮去问津。
东浙丛林如海阔,但参露柱莫参人。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薰所作的《送圆禅人》,表达了对圆禅人的祝福和劝诫。首句“灵山无地可容身”,以灵山比喻修行的极高境界,暗示禅修者应超越世俗的束缚;“好泛江潮去问津”则寓言禅人应像江潮一样随缘自在,去寻找真理的源头。“东浙丛林如海阔”进一步描绘了禅修环境的广大与深远,鼓励禅人在此广阔的修行空间中探索佛法。“但参露柱莫参人”中的“露柱”通常指禅宗中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强调禅修应专注于自我内在的领悟,而非外在的人际纷扰。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出对禅修者的期许,希望他能在广阔的禅林中深入内省,寻求真正的佛法真谛,而不是被人事所迷惑。
不详
一点灵光触处通,心空不见太虚空。
五千言把为玄妙,湿纸如何裹大虫。
名字馨香满道途,挽将洞水注南湖。
他时把杖来轻探,莫谓从前一滴无。
我堕南来鬓已衰,汝今何得悔来迟。
乌藤?跳还归那,佛祖从教不展眉。
久旱吴田半不收,子今西浙往东州。
且图有展炊巾处,佛法从教烂却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