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晓角经秋每厌听,那堪和月在边城。
从来只说梅花引,未识梅花曲外声。
此诗描绘了一种边塞萧瑟的秋夜景象,诗人通过晓角声和月光在边城中的对比,表达了对梅花引以外音乐之美的探求与期待。
"晓角经秋每厌听"一句,通过晓角声的反复聆听,展现了秋夜的寂静与诗人的情感状态。"那堪和月在边城"则将自然界的宁静与人文环境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接着两句"从来只说梅花引,未识梅花曲外声"表明了诗人对于传统美学认知的挑战。梅花引是古代常用以比喻高洁情操和孤傲品格的象征,而诗人却表现出一种超越传统美学视角,追求更加深远音乐之美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声音与月光的描绘,以及对梅花引外美好音乐探索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
不详
竞病推敲欲呕心,何如危坐拆桐阴。
新蝉咽咽知人意,学我年来抱膝吟。
不拟西风一顿凉,看看凉近木樨香。
人家未得征夫信,蚤有砧声怯雁行。
泓泓圆碧漾新荷,猎猎斜风颤绿莎。
农事正忙三月后,野田齐唱插秧歌。
满庭新绿午阴阴,风弄疏帘雨弄晴。
窗下岸书眠一觉,不知人世有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