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六和塔

经从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

今日始知高处险,不如归卧旧林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我曾在塔下度过多少个春秋,常常遗憾没有机会登顶。
今天我才明白高处的危险,还是回归那片熟悉的山林更适宜。

注释

塔下:塔的下方。
春秋:年复一年。
恨:遗憾。
无因:没有机会。
到上头:登上顶端。
今日:今天。
始知:才明白。
高处险:高处危险。
不如:不如说。
归卧:回归并躺下休息。
旧林丘:过去的山林。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高处之难以企及以及归隐田园生活向往的抒情之作。开篇“经从塔下几春秋”透露出一种时间流转与个人经历的长久感,"每恨无因到上头"则显示了诗人对于高处(可能指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或者物质层面的事业成功)的向往却又无能为力。

然而在“今日始知高处险”一句中,诗人的情感发生转变,他认识到了高处的危险与艰辛,这里的“险”字包含了对高处生活或精神状态的深刻体悟。最后“不如归卧旧林丘”则是诗人基于这种认识做出的选择,表达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对于平静自然环境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与实际处境之间矛盾的心路历程,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红尘、归隐自然的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3)

李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伏睹禁林新成盛事辄思歌咏不避荒芜上李学士

禁庭多士列华簪,严乐辉光冠古今。

御笔腾骧题玉署,宸章照耀咏辞林。

虚堂挂后传千载,翠琰刊成直万金。

振复文明知圣作,尊崇儒术见天心。

增修一院烟霞丽,曲宴群英雨露深。

自我昌朝为盛事,鳌山清峻重难寻。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病牛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望庐山

多年不省庐山面,江上初从望中见。

秀骨苍颜五老人,顾我欣然如素善。

香炉峰顶紫烟浮,瀑布遥看银汉流。

云舒霞卷互明灭,倏忽变态无停留。

却疑清梦寻丘壑,风物何为宛如昨。

纵令真是梦中看,梦未觉时良不恶。

平生所愿今乃偿,宽著日月游山房。

青鞋布袜久已办,百钱挂杖聊徜徉。

形式: 古风

一剪梅

数点梅花玉雪娇。烟水篱边,半袅青梢。

横斜疏影月黄昏,谁使天香,暗淡飘飘。

半醉佳人酒未消。宝髻偏时,插更斜袅。

尊前还唱早梅词,琼醑何如,□□□□。

形式: 词牌: 一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