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刑书问近况(其一)

孤风晋东土,宿望鲁灵光。

迹恨山林阻,精驰研席傍。

环中枢待转,水上玉生凉。

一点华风在,看看动八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以“陈刑书问近况(其一)”为题,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充满哲理与深意的画面,通过孤风、晋东土、鲁灵光、山林、研席、环枢、水上的玉、华风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世界。

首句“孤风晋东土”,以“孤风”开篇,暗示了独立不群、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晋东土则可能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远。接下来,“宿望鲁灵光”中的“宿望”表达了对过去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待,“鲁灵光”则可能寓意着智慧与光芒,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知识与真理的追求。

“迹恨山林阻,精驰研席傍”两句,通过“山林阻”与“研席旁”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学问之间关系的思考。山林阻隔了外界的纷扰,而研席旁则是心灵宁静、求知若渴之地。这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有对学术探索的执着。

“环中枢待转,水上玉生凉”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内在与外在、静止与流动的对比。环枢待转,可能象征着事物的循环与变化,而水上玉生凉则描绘了一种清凉、纯净的状态,暗示着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变化的从容应对。

最后,“一点华风在,看看动八荒”以“华风”作为点睛之笔,华风既可理解为美好的风尚,也可视为一种引领潮流的力量。这句话意味着即使是一点微小的改变或影响,也能够触动整个世界,强调了个体行动的重要性以及其潜在的广泛影响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探讨了个人与世界、自然与学问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行动对社会乃至宇宙的影响,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收录诗词(1648)

释居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陈刑书问近况(其二)

万卉竞春新,孤芳见老成。

斗高纷晓蝶,递巧响乔莺。

山染眉津绿,湘澄眼采明。

东山谢安石,深意在苍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洪御史

山林色色昧讲明,不识更化云胡更。

或云乡来立仗马,画然勇作朝阳鸣。

邕邕逸响犹在耳,宠以官名只三字。

昔人谩煮水银银,妄冀锱铢相比类。

衮衮王言独超绝,盘诰丁宁古无别。

眼两腰重不自荣,回向高堂一簪雪。

只今又上四紧头,准拟钧天侍冕旒。

弹压风烟看制胜,取之左右皆相应。

形式: 古风

黄蔷薇

窗风一线度晴熏,晚韵繁香态度新。

亲压屠苏湛华玉,古壶斜插浅浮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舟中

物华雨后各矜晴,红得晴多绿便争。

未与东风写怀抱,绵蛮已作送春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