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叶初飞日,寒蝉益易惊。
入林惭织细,依树愧身轻。
大干时容息,乔枝或借鸣。
心由饮露静,响为逐风清。
忝有翩翾分,应怜嘒唳声。
不知微薄影,早晚挂緌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季林间的静谧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与哲思。
"一叶初飞日,寒蝉益易惊。" 这两句点明了时节和氛围,秋风轻拂,一片树叶初落,而寒蝉则因气候转凉而变得更加敏感,容易受到惊吓。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外界变迁的感应。
"入林惭织细,依树愧身轻。"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自谦与内省之情。他在进入森林后,对自己的才华和成就感到不够,好像是对自己作品或成就进行反思,觉得还不够完美。
"大干时容息,乔枝或借鸣。" 这里描绘了一种宁静的画面,大树的粗壮枝干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休憩,而高耸的枝条偶尔也会发出轻微的声音。这象征着诗人对于生命力的认可,以及对自然界中每一部分都有其存在价值的尊重。
"心由饮露静,响为逐风清。" 这两句则是对内心世界的描绘,诗人的心灵像是在清晨吸收露水一般宁静,而声音则随着清新的秋风飘逸。这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在平和与精神上的自我净化。
"忝有翩翾分,应怜嘒唳声。" 这两句表达了对某种境遇或事物的哀愍之情,诗人对于那些细微而不起眼的生灵感到同情,并且通过它们的声音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不知微薄影,早晚挂緌缨。" 最后两句则是对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悟,诗人不知道自己微小的身影何时会消失不见,而现在的生活就像是在晨昏的时候用轻纱悬挂着。这象征着对生命短暂、易逝的深刻理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以及他对于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独到见解。
不详
生平不详。《全唐诗》收省试诗1首,见录于《文苑英华》卷一八五
□□□□□□□,菰米蘋花似故乡。
不是不归归未得,好风明月一思量。
江湖劳遍寻,祗自长愁襟。
到处慵开口,何人可话心。
登楼得句远,望月抒情深。
却忆山斋后,猿声相伴吟。
前有浅山,屹然如屏。后有卑岭,缭然如城。
跨池左右,足以建亭。斯亭何名,化洽而成。
蔓草自细微,女萝始夭夭。
夤缘至百尺,荣耀非一朝。
敷色高碧岭,流芳薄丹霄。
如何摧秀木,正为馀波漂。
茎叶落岩迹,英蕤从风飙。
洪柯不足恃,况乃托陵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