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送邓太素归豫章》由明代诗人韩上桂所作,通过对豫章大木的描绘,寓含了对友人归乡的深情与感慨。
首联“豫章大木本奇材,古干原凭雨露栽”,开篇即以“豫章大木”为题眼,赞美其为奇珍异材,生长于岁月的洗礼中,仿佛是大自然的精心培育。这里不仅描绘了树木的形态与生长环境,也暗喻了友人邓太素的非凡品质和深厚根基。
颔联“止可雕摩供栋柱,岂应剥蚀付莓苔”,进一步阐述了豫章大木的价值所在——它只能被雕琢成栋梁之材,而不能任由时间侵蚀,成为莓苔的附着物。这不仅是对豫章大木命运的描述,也是对邓太素归乡后生活境遇的一种隐喻,表达了对其未来发展的期待与祝福。
颈联“梦随栎社谁相顾,爨比桐琴肯竟摧”,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梦境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邓太素归乡后是否能找到知音、是否能保持自我价值的担忧。同时,“爨比桐琴肯竟摧”一句,以桐琴比喻邓太素的才华,暗示了对其才华能否得到妥善保护的关切。
尾联“潮海上通银汉杳,仙槎一去几时来”,以广阔的海洋与遥远的银河为背景,象征着邓太素归乡后的广阔天地与无限可能。然而,仙槎(传说中的仙人乘舟)的离去,又暗示了离别与未知的不确定性,表达了对友人归途的牵挂与对未来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描绘豫章大木的命运变迁,寄托了对友人邓太素归乡后生活的深切关怀与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笔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