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幽轩著无我,居此合何人。
闻道东山隐,当时此地亲。
心源将止水,世事甚浮云。
今日寻遗迹,空馀淡墨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蒲瀛的《宿灵泉无我轩怀次山》,通过对无我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和对东山隐士的敬仰之情。首句“幽轩著无我”,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和诗人内心的宁静;“居此合何人”暗示了此处应是隐士栖息之地。颔联“闻道东山隐,当时此地亲”,借东山隐士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亲近和向往。
颈联“心源将止水,世事甚浮云”,运用比喻,将人心比作静止的水面,世事比作风中的浮云,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看淡世俗的态度,追求心灵的平静。尾联“今日寻遗迹,空馀淡墨春”,诗人感慨今日来访,只见到淡墨般的春色,暗含了对往昔隐者生活的追忆和对当下空寂的感叹。
整首诗以景寓情,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思想。
不详
宋朝诗人。主要生活在宋徽宗、高宗年间。其父官至中奉大夫,详情暂不可考。是其长子,有弟二人,名大观、大渊。与郭印、莫将、何耕雅善,工诗、能词,宗法苏轼。著有《蒲氏漫斋录》(即《漫斋语录》)
偶到城西寺,人言咒土坟。
夕阳台半出,秋草径才分。
地下无红粉,天边有碧云。
徘徊追往事,风急叶纷纷。
自为名都会,况兼山水州。
朔风阵阵送将来,日午柴门寂不开。
灵照只教添短褐,孟光重唤暖深杯。
苦吟檐角玲珑玉,闲拨炉头榾柮灰。
移步东篱红日晚,细看冻蝶尚依梅。
润松尽作龙钟结,匝地浑销雁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