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仲明弟领乡荐

记得溪山横膝语,何时解取世科收。

荐名恰在二八数,屈指重来四十秋。

岁月滔滔催后进,功名冉冉继前脩。

福州得捷知安福,更愿君恩赐状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宋朝徐经孙所作的《庆仲明弟领乡荐》诗,以“庆仲明弟领乡荐”为题,表达了对弟弟中举的喜悦与祝福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家族荣誉的重视。

首句“记得溪山横膝语”,以回忆起与弟弟在山水间交谈的情景开篇,营造出一种温馨而亲切的氛围,暗示了兄弟间的深厚情谊。接着,“何时解取世科收”一句,表达了对弟弟早日取得功名的期盼,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公平公正选拔人才的向往。

“荐名恰在二八数,屈指重来四十秋”两句,通过数字的对比,既赞美了弟弟在科举考试中的优异表现,也感慨时光流逝之快,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成就不易。这里“二八数”可能是指弟弟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而“四十秋”则夸张地形容了等待与期盼的漫长过程。

“岁月滔滔催后进,功名冉冉继前脩”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弟弟及后来者不断追求进步、继承前辈辉煌的期望。这两句不仅体现了家族对个人成长的期许,也蕴含了对整个社会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注。

最后,“福州得捷知安福,更愿君恩赐状头”两句,点明了弟弟在福州地区科举考试中取得佳绩,并表达了希望他能获得最高荣誉——状头的愿望。同时,也寄托了对朝廷公正选拔、给予优秀人才应有荣誉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不仅展现了对弟弟个人成就的祝贺与祝福,也反映了对家族荣誉、社会公正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时代精神的佳作。

收录诗词(85)

徐经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卒于度宗咸淳九年【公元一一九二年一二七三年】,年八十三岁。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授浏阳主簿。累迁太子左庶子,太子詹事,敷陈经义,随事启迪。景定三年,(公元一二六二年)春雷,诏求直言。经孙奏年来忠谠之气,郁不得行,上帝降鉴,假雷以鸣。人谓切中时病。累官翰林学士知制诰。公田议起,经孙极论不便,忤贾似道,罢归。家在洪、抚之间,有山方正,因号矩山。闲居十余年,卒。谥文惠。经孙作有《矩山存稿》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相关古诗词

福州即景

一别居诸岁月增,遥闻此景画难能。

潮田种稻重收谷,道路逢人半是僧。

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百枝灯。

常年六月东山里,地涌寒泉漱齿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福州鹿鸣宴

鹿鸣今日宴佳宾,六万场中一百人。

鳌岭峰前连巨钓,龙台高处耀脩鳞。

假途文字皆由命,实地功名好致身。

得意春风马蹄速,杏园交庆绿袍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长孙敏学授承务郎

辛勤场屋一书生,六卷时文谩策名。

身事两朝奚所补,恩覃五世亦何荣。

前人庆泽宜丰报,尔辈官曹讵可轻。

移孝为忠斯不负,更须勤学绍家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黄元肇江山风月阁

江山到处堪图画,风月无边自古今。

但要清明如外境,便分动静即吾心。

坡仙取用原无尽,康节登临岂浪吟。

天理流行须体识,莫将嘲弄费光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