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往八首(其七)

曾挂星槎沧海东,冠裳涕泪捧重瞳。

禹余风物成离黍,越绝功名类转蓬。

早岁频书惟羽檄,经年徒读是「檀弓!

」无家况复鹃啼急,肠断江花烂漫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英雄张煌言所作的《追往八首》中的第七首,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自己命运的感慨。首句“曾挂星槎沧海东”描绘了诗人曾经乘船出海,意象壮阔,暗示了他早年的豪情壮志。次句“冠裳涕泪捧重瞳”则流露出诗人面对国破家亡时的悲痛与无奈,泪水沾湿衣冠,心中满是对故去君主的哀思。

第三句“禹余风物成离黍”,以禹地的典故,寓言国家的衰败如同离散的谷物,象征着国家的破碎和人民的流离失所。第四句“越绝功名类转蓬”进一步比喻自己的身世飘零,如同随风飘转的蓬草,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早岁频书惟羽檄”回忆起年轻时频繁参与军事文书的起草,充满了报国之志。“经年徒读是‘檀弓!’”则是对如今只能空读儒家经典,感叹壮志未酬的无奈。最后两句“无家况复鹃啼急,肠断江花烂漫红”以杜鹃啼声和江边盛开的红花,渲染出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家国之痛和对未来的绝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过去辉煌与今日落魄的鲜明对比,以及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

收录诗词(504)

张煌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 字:玄著
  • 号:苍水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620—1664年

相关古诗词

追往八首(其八)

危峰斜日照疏墩,往事苍凉那可论!

司马名因方外贵,卧龙才合世间尊。

一时市道看梁苑,千古交情问翟门。

高踞绳床还睥睨,几回海沸与山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登湄洲谒天妃宫

苍茫一曲带烟霞,闻说飞仙此驻家。

石髓沁香流乳酪,云根滃雾想铅华。

楼前缥缈凌波袜,槛外参差贯月槎。

湘女雒妃多往迹,曾无精爽遍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赋赠琴师

入夏园林长新绿,小庭疏雨黄梅熟。

主宾杂坐觞数巡,清言玄论驱烦燠。

座中有客伯牙俦,起抚瑶琴弄寒玉。

初弹秋意满潇湘,再弹忽唱阳关曲;

挥弦捩轸转繁音,往鹤来云节更促。

我闻三湘烟景自苍凉,泪痕斑斑犹在竹;

得君谱入龙门桐,无数离情纷相触。

况复骊歌纤指间,羁人听之泪盈掬。

愿君翻作洞庭声,莫怨孤鸿与寡鹄!

君不见少文动操响众山,又不见中散绝唱广陵寒?

寥寥同调千载难,今遇知音为一弹!

形式: 古风

过仙洞访石田和尚,出荔枝为供

丹囊朱缬乱垂垂,壁上莲生总不奇;

君自瞿昙我自客,相逢疑是岭南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