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杨?卿孝感堂

哭时闻者亦欷歔,双鹤随声下碧虚。

帝出丝纶照穹壤,官施绰楔表门闾。

今无陶侃谁能尔,古有苏耽莫是渠。

华发史儋曾载笔,尚能浓墨为君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哭泣时,旁人也陪着悲伤,两只白鹤仿佛随声落下天空。
皇帝的诏令如丝如纶,照亮了天地之间,官员们用大笔表彰门第显赫。
如今已无陶侃那样的人物,古代的苏耽恐怕也无法相比。
白发苍苍的史儋也曾执笔记录,还能用浓墨为你写下这诗篇。

注释

欷歔:悲伤叹息。
碧虚:青天,天空。
丝纶:古代帝王的诏书。
绰楔:大笔,比喻显赫的地位或功绩。
陶侃:东晋名臣,以勤政廉洁著称。
苏耽:传说中的仙人。
华发:白发,指年老。
史儋:虚构的人物,可能指史官。
浓墨:指书法浓重,象征深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寄题杨?卿孝感堂》。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怀念古人、表达自己情感的诗作。

“哭时闻者亦欷歔”一句表明作者在悲伤的时候,他的声音让听者也跟着感到哀痛,表现了他的悲切之情。而“双鹤随声下碧虚”则是比喻,用双鹤的形象来描绘出诗人声音如同天上的鹤叫,响彻云端,给人以空灵脱俗之感。

接下来,“帝出丝纶照穹壤”和“官施绰楔表门闾”两句,是在用古代皇帝的恩赐与朝廷官员的赏识来比喻诗人的文采,意指诗人受到天子的恩泽,作品被官方认可并加以赞赏。

然而,在“今无陶侃谁能尔”一句中,作者感慨地表示,如今已没有能够与古代文学家陶侃相提并论的诗人了。紧接着,“古有苏耽莫是渠”则是在表达对古代诗人苏合卿(字耽)才华横溢、如江河般奔流不息的赞美。

最后两句“华发史儋曾载笔,尚能浓墨为君书”,诗人自豪地说,他的手中握有的笔曾经在华丽的历史长卷上留下了痕迹,现在仍旧能够用浓郁的墨色,为朋友们写出美好的文字。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学家的怀念和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强烈的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寄题沙县死事祝将祠堂

淮右多良将,吾犹识祝侯。

虎生能肉食,豹死有皮留。

铁汉为挥涕,冰翁与雪雠。

标名忠义传,荣甚复何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寄题邵武死事胡将祠堂

士各全躯命,惟侯视死轻。

张巡须尽怒,先轸面如生。

短刃犹枭寇,空弮尚背城。

新祠箫鼓盛,人敬比神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寄题建阳马氏晚香堂

自锄空旷汲潺湲,占断清溪第几湾。

傍九日开侵岁晏,居千花殿觉天悭。

餐英饮露平生事,遗臭流芳一念间。

菊不负君君负菊,年年秋不在家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寄题建阳宋景高友于堂

枢相落成文甚古,府君卜筑墨犹新。

宛如酿枣分梨日,堪愧燃萁煮豆人。

五桂必攀昆季爽,三荆不析户庭春。

梦中犹识三溪路,安得登堂列下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