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愿来上人还谷旸祝其本师生日即□赴范总戎之约

去去三春道,莺花绕衲衣。

谷旸揩背罢,琼岛论心微。

当道谁相识,知音如此稀。

空嗟无雁处,书札不常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绛为送别好友愿来上人而作,充满了对友情和道义的深情厚谊。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的场景与心境。

首句“去去三春道”,点明了送别的季节与地点,三春时节,正是大自然生机勃发之时,预示着离别虽伤感,但也是新开始的象征。接着“莺花绕衲衣”一句,以莺啼花开的生动景象,比喻友人如春日般充满活力与希望,同时暗示了友人出家修行的生活状态。

“谷旸揩背罢,琼岛论心微”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送别时的宁静与深沉。谷旸可能是友人的名字,这里暗示了送别后友人将独自面对生活,而“琼岛论心微”则表达了在琼岛上(可能象征着远离尘嚣的地方)与友人心灵深处的交流,虽微却真挚。

“当道谁相识,知音如此稀”两句,抒发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慨。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遇到真正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是多么难得,表达了对友情的深深感激与珍惜。

最后,“空嗟无雁处,书札不常归”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担忧与思念。无雁处可能象征着友人远离家乡,书信难达,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孤独与思念之情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545)

何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离大师入石洞

罗浮高万丈,缥缈在东方。

云雪藏精舍,天人待法王。

饥餐林下菌,闲梦瀑边床。

别去何消息,梅花闻处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离大师入天湖

云水何无定,行时即住机。

千山当雪霁,一丈到柴扉。

落叶不闻响,凄风难入衣。

深知高坐处,松竹亦光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同陈独漉宿石湖

松声起中夜,微月上高枝。

开阁共深坐,清光宛在兹。

閒心正相似,幽赏有谁知。

随意鸣孤磬,因风出水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西畴春望(其一)

暖日开晴陌,春风百卉生。

秧新初有色,叶嫩不成声。

一雁归遥海,双峰接远情。

美人何处所,泽畔几回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