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大年当暑午枕

道人曾得却暑方,烈日卓午心清凉。

书斋长物复何有,含风竹簟八尺长。

睡魔久困世喧閧,乍入寂境如还乡。

嗜茶尝胆汝药石,煮饼炊饭吾津梁。

古来至人具法眼,净秽天女犹皮囊。

坐禅入定了十劫,睡蛇有口难螫伤。

要当寻师渐磨洗,想子已聚三月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张扩所作,名为《次韵大年当暑午枕》。诗中描绘了夏日午后,诗人于书斋内午睡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午后的宁静与凉爽。

首句“道人曾得却暑方,烈日卓午心清凉”点明了主题,诗人似乎得到了某种方法或秘方,能在炎热的夏日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凉。接着,“书斋长物复何有,含风竹簟八尺长”描述了书斋内的简单陈设,一把八尺长的竹席,迎风而动,为夏日午睡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睡魔久困世喧閧,乍入寂境如还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从外界的喧嚣中解脱出来,进入一片宁静的境界,仿佛回到了心灵的故乡。接下来,“嗜茶尝胆汝药石,煮饼炊饭吾津梁”则以茶和食物为例,说明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是日常的饮食也变得具有疗愈作用。

“古来至人具法眼,净秽天女犹皮囊”这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高洁之人的眼睛比作能分辨事物本质的法眼,即便是看似污浊的事物,在他们眼中也能看到纯净的一面。最后,“坐禅入定了十劫,睡蛇有口难螫伤”表达了诗人通过冥想达到内心深处的平静,即使外界的诱惑也无法动摇这份宁静。

“要当寻师渐磨洗,想子已聚三月粮”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希望找到良师益友,通过学习和修行,逐渐净化心灵,同时预示着自己已经储备了足够的精神食粮,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夏日午睡时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同时也蕴含了对修行、自我提升以及未来展望的思考。

收录诗词(262)

张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律诗戏简汪彦章学士

湖边乐色喧丝筦,湖上春风桃李晚。

使君招客试行乐,粉面如花照金盏。

知君好事已数往,想见清阴集飞伞。

倾家共寻一日胜,得醉宁论万金产。

谁怜有客扃户牖,坐抱穷肠读书懒。

登楼追望不堪东,一片飞虹挂愁眼。

形式: 古风

清微轩诗

君不见楚王宫中多谀臣,雌雄之说徒纷纷。

大空橐籥本平施,安有烦冤愁庶人。

又不见若耶溪上帆如驶,朝南暮北随人意。

令行由天不由人,岂为舟人采薪计。

君今面山开两扉,恬养不为居所移。

方床曲几净无暑,有声南来清且微。

清似太虚无滓秽,微如少女生妍媚。

轩中稚竹亦粲然,快与主人便昼睡。

不须骤吹六律管,不用缓鼓五弦琴。

会当月夜君家去,却扇扶座开烦襟。

形式: 古风

谢范信中钤辖惠笋炙

野人败壁屋数椽,枯肠如龟复如蝉。

未忧饱死笑方朔,且要臞形追列仙。

故园千本箨龙儿,轻雷殷户争蜿蜒。

冻泥封根手自斸,一箸可当百味鲜。

朅来曹南风土恶,齑饭酸呕羊酪膻。

君家何从得此品,新馥惠我惊馋涎。

便当过门乞馀炙,未信羹釜声轑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伯寓给事筑漫吾亭却寄

漫郎昔为补衮客,面如严霜心如石。

手披逆鳞不作难,肯为俗人借颜色。

十年收身渺江湖,胸中了然一事无。

焚香默坐已忘我,酌酒赋诗聊漫吾。

秋风藕花开十丈,新筑危亭枕其上。

客来口噤不得语,晚节自爱恐招谤。

别君惝恍不记年,笈中谏纸尚几番。

笭箵寄隐亦暂耳,漫乎漫乎谁谓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