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友潘节士之弟耒远来受学兼有投诗答之(其二)

十年离别未言还,楚水枫林极望间。

野雀暮归吴季庙,寒涛秋拥伍胥山。

人琴已逝增哀涕,笠屩相看失壮颜。

独有士龙年最少,一朝词笔动江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悼念亡友潘节士之弟潘耒的作品,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十年离别未言还”,描绘了两人长时间的分离,暗示了深厚的情感纽带。次句“楚水枫林极望间”以楚地的山水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凄凉而深远的氛围。

“野雀暮归吴季庙,寒涛秋拥伍胥山”两句,通过自然景象寄托哀思,野雀归巢与伍胥山的寒涛形成鲜明对比,寓示友人虽逝去,但其精神犹在。接下来,“人琴已逝增哀涕,笠屩相看失壮颜”更是直接抒发对亡友的哀悼之情,感叹岁月无情,人事变迁。

最后,“独有士龙年最少,一朝词笔动江关”是对潘耒才华的赞美,虽然他英年早逝,但他的才情却如江关之水般激荡人心。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展示了顾炎武对亡友的深情缅怀和对其才华的敬仰。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太原寄王高士锡阐

游子一去家,十年愁不见。

愁如汾水东,不到吴江岸。

异地各荣衰,何繇共言宴。

忽睹子纲书,欣然一称善。

知交尽四海,岂必无英彦。

贵此金石情,出处同一贯。

太行冰雪积,沙塞飞蓬转。

何能久不老,坐看人间换。

惟有方寸心,不与玄鬒变。

形式: 古风

读李处士颙襄城纪事有赠

踯躅荒郊酹一樽,白杨青火近黄昏。

终天不返收崤骨,异代仍招复楚魂。

湛阪愁云随独雁,颍桥哀水助啼猿。

五千国士皆忠鬼,孰似南山孝子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路光禄书来叙江东同好诸友一时徂谢感叹成篇

削迹行吟久不归,修门旧馆露先晞。

中年早巳伤哀乐,死日方能定是非。

彩笔夏枯湘水竹,清风春尽首山薇。

斯文万古将谁属,共尔衰迟老布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刈禾长白山下

载耒来东国,年年一往还。

禾垂墟照晚,果落野禽閒。

食力终全节,依人尚厚颜。

黄巾城下路,独有郑公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