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赴朝阳洞雾不见日

太阴布空翳,四极交鼢缊。

独有鱼灯光,激射苍树根。

兹洞一瓮小,犄角东天门。

千年通道猿,避人每来蹲。

目摄珠蚌浮,引气潜吸吞。

遂使颅骨红,砺之成玉痕。

至今珊瑚梢,犹挂湘江魂。

繄我无仙缘,并靳煦妪恩。

返观得内朗,幸不心地昏。

中关一黍田,自有子午存。

侧耳闻雷辎,轴折疑无坤。

但馀北斗高,下揽群象昏。

元黄战郊野,古劫难递论。

历劫火不灭,乃见牟尼尊。

金乌翼已振,大块犹覆盆。

肯受冥漠风,坐吹元发髡。

去且饮醇酒,匿梦黄河崙。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五更时分前往朝阳洞的神秘体验,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洞中独特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

首句“太阴布空翳,四极交鼢缊”,以“太阴”象征夜晚,用“布空翳”、“四极交鼢缊”描绘出一片混沌、幽暗的夜色,营造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接着,“独有鱼灯光,激射苍树根”一句,以“鱼灯”之光穿透黑暗,照亮苍老的树根,象征着希望与光明在黑暗中的显现,同时也暗示了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

“兹洞一瓮小,犄角东天门”描述了朝阳洞的入口,如同一个小瓮,位于东方的天门旁,隐秘而神秘。接下来,“千年通道猿,避人每来蹲”描绘了洞内古老的通道,以及猴子在此处避人蹲坐的情景,既增添了洞穴的生动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

“目摄珠蚌浮,引气潜吸吞”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人在洞中能摄取珠蚌使其漂浮,吸入气体后能潜入深水,甚至吞食,展现出超乎寻常的力量与能力,象征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征服。

“遂使颅骨红,砺之成玉痕”则进一步描绘了人在洞中经历的奇特变化,颅骨因某种力量而变红,经过磨砺后留下玉石般的痕迹,象征着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升华。

“至今珊瑚梢,犹挂湘江魂”一句,将珊瑚与湘江的灵魂联系起来,寓意着洞中所蕴含的神秘力量与情感,仿佛能触及遥远的记忆与情感。

“繄我无仙缘,并靳煦妪恩”表达了诗人虽然没有成为仙人的缘分,但仍然珍惜内心的光明与温暖,不被外界的黑暗所侵蚀。

“返观得内朗,幸不心地昏”强调了内心的明亮与清晰,即使身处黑暗之中,也能保持心灵的纯净与清明。

“中关一黍田,自有子午存”以“一黍田”象征内心的广阔与深邃,子午线的存在则意味着时间与空间的连结,暗示着内心的宇宙观。

“侧耳闻雷辎,轴折疑无坤”描绘了在洞中听到雷声,却怀疑大地是否稳固,体现了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与思考。

“但馀北斗高,下揽群象昏”则以北斗星的高悬,对比下方的混沌与模糊,象征着在宇宙的尺度下,人类的渺小与世界的复杂性。

“元黄战郊野,古劫难递论”提到原始与现代的冲突与较量,反映了对历史变迁与文明发展的深刻思考。

“历劫火不灭,乃见牟尼尊”强调了在历经无数劫难之后,真正的智慧与慈悲(牟尼尊,佛教中对释迦牟尼佛的尊称)得以显现。

“金乌翼已振,大块犹覆盆”以太阳(金乌)的升起与大地(大块)的覆盖,象征着光明与黑暗的交替,以及生命与死亡的循环。

“肯受冥漠风,坐吹元发髡”表达了不愿接受冷漠与荒凉的命运,坚持自我,不被外界的风霜所改变。

“去且饮醇酒,匿梦黄河崙”则是诗人决定离开洞穴,选择饮酒自娱,隐藏于梦境之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历史与未来的独特感悟,以及在面对未知与挑战时的勇气与智慧。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会仙峰

凤巢不绿琪花彫,赤城在咫春霞消。

媚兰抱瑟去西澥,山屏一角空烟髾。

玉蟾沈沈北斗夜,百级琉璃照台榭。

山川了了如布棋,万里潢流自高泻。

仙之人兮不可期,石鼯松麝相遨嬉。

扶摇九万直一瞬,大鹏肯挂眉睫飞?

形式: 古风

金刚洞

石有崩颓劫,谁为不坏身?

树坚能到骨,阅世又逢春。

荒可包三古,幽堪避六尘。

久穷师子技,努目漫含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藤萝境

北厓线路拨虹寻,薄有岚光动素襟。

宅涧为家猿狎妇,倚松作壁客悬琴。

啼鸠天气夕未夕,贮月楼台深复深。

石缝孤花红一帚,睇烟独抱屈骚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二龟听法石

石梁云断画巢倾,古壑烟泉送梵声。

莲叶污泥归解脱,元天北宿梦峥嵘。

吐如有息顽心换,鍊到难磨道骨成。

那得生公常拄锡,为渠洒露说无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