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绛州卢使君

应将清净结心期,又共阳和到郡时。

绛老问年须算字,庾公逢月要题诗。

朱栏迢遰因高胜,粉堞清明欲下迟。

他日徵还作霖雨,不须求赛敬亭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期待在清静中寄托心灵,又与春天一同来到郡城。
绛老询问年龄需数字,庾公遇见月夜则想题诗。
红色栏杆高处景色优美,下移的脚步似乎都慢了下来。
将来返回朝廷任职,如同甘霖普降,无需再去敬亭祠膜拜。

注释

期:期待。
阳和:温暖的春光。
郡:郡城。
算字:计算年龄。
题诗:题写诗篇。
迢遰:遥远。
高胜:高处优美的景色。
粉堞:白色的城墙。
徵还:召回朝廷。
作霖雨:像下雨一样恩泽。
赛:祭祀。
敬亭祠:敬亭祠堂。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巨源的作品,名为《送绛州卢使君》。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祝愿的期待。

“应将清净结心期,又共阳和到郡时。” 这两句表明诗人与卢使君相约在一个清净无为的心境中,共同期待着阳光明媚、气候温和的时候一起到达郡里。这里的“清净”不仅是环境之美,更蕴含了心灵的纯洁和友情的深厚。

“绛老问年须算字,庾公逢月要题诗。” 这两句写的是绛州的一位长者询问年龄,并强调每逢月圆之时,都必须作诗以记念。这里透露出古人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以及文学创作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情趣。

“朱栏迢遰因高胜,粉堞清明欲下迟。” 朱栏指的是用朱红色的木材建造的栏杆,迢遰则形容其延伸曲折。粉堞即粉墙,清明可能是指春日晴朗的天气。这两句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象,其中“因高胜”表达了对高处所能见到的更佳景色的向往,而“欲下迟”则透露出不愿离去的情怀。

“他日徵还作霖雨,不须求赛敬亭祠。” 这两句诗人预言未来某一天,会有大雨倾盆,而不需要寻找其他的竞赛或是宗教仪式来祭祀敬亭祠。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力量的尊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友人离别时的情感复杂性,以及对未来某种形式的期待与祝愿。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文学创作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159)

杨巨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后改名巨济。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 字:景山
  • 籍贯: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
  • 生卒年:789

相关古诗词

送殷员外使北蕃

二轩将雨露,万里入烟沙。

和气生中国,薰风属外家。

塞芦随雁影,关柳拂驼花。

努力黄云北,仙曹有雉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章孝标校书归杭州因寄白舍人

曾过灵隐江边寺,独宿东楼看海门。

潮色银河铺碧落,日光金柱出红盆。

不妨公事资高卧,无限诗情要细论。

若访郡人徐孺子,应须骑马到沙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裴中丞出使

一清淮甸假朝纲,金印初迎细柳黄。

辞阙天威和雨露,出关春色避风霜。

龙韬何必陈三略,虎旅由来肃万方。

宣谕生灵真重任,回轩应问石渠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澹公归嵩山龙潭寺葬本师

野烟秋水苍茫远,禅境真机去住闲。

双树为家思旧壑,千花成塔礼寒山。

洞宫曾向龙边宿,云径应从鸟外还。

莫恋本师金骨地,空门无处复无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