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所作,描绘的是对陈景升在顷遗余化度寺碑上失落的后三行文字进行补全的心路历程。诗中“端平曾叹阙三行”表明了诗人对于这三行文字的重视,也彰显了陈景升作品的重要性与价值。"淳祐重来为补亡"则显示出诗人在淳祐年间再次回到这个地方,为了补全这段失落的文字而作出的努力。
接下来的“收拾一碑劳十载”反映了诗人对于这块碑文的珍视与收藏,以及为此付出长达十年的时间。"此生凡事不须忙"则是诗人的一种生活态度,认为生命中的许多事情都不需要急于求成,这也体现出了诗人对待事物的一种从容不迫的哲学。
整首诗通过对碑文的记叙和补全,以及个人对于时间与事物的态度,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智慧。它既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一种尊重,也是一种对生活本身深刻体悟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