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章远南归》由清代诗人沈棻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主人公章远在南归途中所经历的孤独与哀愁。
首联“骨肉谁能问,常时独尔从”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孤独处境,骨肉亲情无人可问,只有自己相伴左右,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寂寞感。
颔联“贫真同落叶,赋可泣秋蛩”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贫困的主题。将个人的贫穷比作落叶,既形象又寓意深刻,暗示了生活的艰难与无依。而“赋可泣秋蛩”则以蟋蟀的哀鸣比喻诗人的悲叹,生动地表现了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颈联“残月关河路,悲风弟妹容”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残月映照着关河之路,悲风吹拂过弟妹的面容,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强化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尾联“思归我已晚,何处有芙蓉”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但又意识到归期已晚,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失落。同时,“何处有芙蓉”这一问句,似乎在寻找一片寄托,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章远南归》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孤独、哀愁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