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秋思引》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汤惠休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哀愁。
首句“秋寒依依风过河”,以“秋寒”点明季节,渲染出一种冷清、寂寥的氛围。“依依”二字,既形容了秋风轻柔地拂过大地,又暗含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与不舍。接着,“风过河”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秋风所覆盖,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
次句“白露萧萧洞庭波”,将视线转向自然景观,通过“白露”和“洞庭波”的描绘,展现了深秋时节特有的景象。白露的出现标志着秋天的深入,而洞庭湖面上泛起的波纹,则是自然界的动态表现,两者结合,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接下来的“思君末光光已灭”,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这里的“君”可以理解为诗人思念的对象,也可以象征着某种理想或追求。诗句中的“末光光已灭”形象地描绘了思念对象的消失,或是理想破灭的场景,流露出诗人深深的失落感。
最后,“眇眇悲望如思何”则是对这种情感的进一步深化。诗人站在广阔的天地间,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与迷茫。这里的“眇眇”形容了视野的辽阔,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整句话表达了诗人面对失去与遗忘时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深深忧虑。
综上所述,《秋思引》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秋日景色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失去与遗忘的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