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王哲的《川拨棹》是一首描绘夜晚月色的短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夜时分,明亮的月亮从云层中露出,如同一块洁白的玉盘,照亮了整个天空,使得天地间显得格外明亮。诗人特别提到月光向南照射,仿佛有玉花凝聚,象征着神秘和纯洁。白鹿的形象在此出现,似乎在悄然行进,想要带走这轮皎洁的月光。
诗人想象月光被白鹿衔往圭峰山巅,独自在那里咀嚼,这一幕富有奇幻色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诗人以“害风儿,怎生说”收尾,可能是在表达对这奇妙景象的惊叹和难以言表的情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月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超然境界的追求,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