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韦骧所作,名为《和春晚过幽谷口占》。诗中描绘了从早春到晚春的变化,以及自然界中的生机与凋零。
首句“先春当日探芳芽”,生动地展现了春天来临之初,万物复苏,诗人亲自探寻那些刚刚萌发的嫩芽,充满了对新生的期待与喜悦。接着,“瞬息而今已落花”一句,转折间透露出时间的流逝之快,花朵在极短的时间内便从盛开转为凋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
“碧实有心应见笑”,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未成熟的果实以“心”,暗示其虽未成熟却已有成长的愿望,这既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是对人生追求的隐喻。最后,“岂须新艳引流霞”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不需刻意追求的领悟,认为真正的美自然流露,无需借助外力来彰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既有对生命短暂的哀叹,也有对自然和谐的赞美,体现了宋诗中常见的哲理与情感交织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