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鄂王墓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岳飞墓上荒草离离,一片荒凉,只有秋草、石兽而已。
南渡君臣轻视社稷,可中原父老还在盼望着王师的旌旗。
英雄被害,后悔晚矣,天下灭亡已成定局。
不要向西湖吟唱此诗,面对这样的景致无从吟起。

注释

离离:野草茂盛的样子。
石兽危:石兽庄严屹立。
石兽,指墓前的石马之类。
危,高耸屹立的样子。
南渡君臣:指以宋高宗赵构为代表的统治集团。
北宋亡后,高宗渡过长江,迁于南方,建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渡。
社稷:指国家。
社,土地神。
稷,谷神。
望旌旗:意为盼望南宋大军到来。
旌旗,代指军队。
嗟何及:后悔叹息已来不及。
天下中分遂不支:意为从此国家被分割为南北两半,而南宋的半壁江山也不能支持,终于灭亡。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赵孟頫所作的《岳鄂王墓》,描绘了鄂王(即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墓地的凄凉景象。首句“鄂王坟上草离离”,以茂盛的草丛烘托出墓地的荒芜,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英雄的长眠。次句“秋日荒凉石兽危”,进一步渲染了秋季的萧瑟与墓前石兽的孤独,象征着英雄事迹的冷落。

第三句“南渡君臣轻社稷”,批评南宋朝廷在战乱中的轻率决策,导致国家利益被忽视。第四句“中原父老望旌旗”,表达了中原百姓对岳飞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期盼,与现实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英雄未竟之志。

后两句“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直抒胸臆,感叹英雄壮志未酬,国家因此而分裂,令人扼腕。最后,“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诗人劝诫人们不要在西湖美景中吟唱这样的哀歌,因为山水间的景色也无法承载这深沉的悲痛。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历史反思,表达了对岳飞的敬仰和对南宋衰亡的感慨,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历史悲剧感。

收录诗词(549)

赵孟頫(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一。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 字:子昂
  • 号:松雪
  • 籍贯:松雪道
  • 生卒年:1254—1322

相关古诗词

行香子(其三)

山拥垣墙,水满溪塘。几人家、篱落斜阳。

又还夏也,一霎人忙。正稻分畦,蚕卸簇,麦登场。

老子徜徉,閒日偏长,鬓鬔松、只管寻凉。

绿阴何处,旋旋移床。有道边槐,门外柳,舍南桑。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行香子(其二)

潦倒无闻,坐惯家贫。眼昏花心口犹存。

人皆笑我,我尽教人。拚醉吟风,閒钓月,困眠云。

邂逅交亲,语欸情真,且相从莫浪辛勤。

西山归隐,不用移文。看菊成丛,松结子,竹生孙。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行香子(其一)

镜里流年,绿变华颠。谢西山、青眼依然。

人生安用,利琐名缠。似燕营巢,蜂课蜜,蚁争膻。

词苑群仙,场屋诸贤,看文章大笔如椽。

閒人书册,且枕头眠。有洗心经,传灯录,坐忘篇。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卜算子.谱太白诗

明月在青天,借问今时几。

但见宵从海上来,不觉云间坠。

流水古今人,共看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长照金尊里。

形式: 词牌: 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