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末明初徐贲的《谑柳》是一首描写柳树的七言绝句,通过对柳树形态的细腻描绘,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对柳树生长环境的赞赏。
首句“袅袅复垂垂”,形象地刻画出柳树随风摇曳的柔美姿态,既写出柳条的轻盈飘逸,又传达出一种依依惜别的意味。次句“千丝更万丝”进一步强调柳树繁密的枝条,如同千丝万缕的情思,寓意着绵长而缠绵的情感。
“枝残离别处,花落艳阳时”两句,将柳树与离别相联系,暗示了柳树常被用来象征离愁别绪,即使在花朵盛开的艳阳时节,也难掩其凄美的离别意象。诗人借柳表达对离别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时光流转,美好事物易逝的主题。
后两句“泣雨愁多眼,萦烟误学眉”则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柳树以情感,说它在雨中哭泣,仿佛眼睛含泪,又似因愁绪而弯折如人的愁眉。这种生动的比喻,加深了柳树的形象,使之更具生命力和情感深度。
最后,“龙池看更好,洛水种偏宜”是对柳树生长环境的赞美,龙池和洛水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景名胜,此处说柳树在这些地方生长得特别适宜,不仅增添了诗意,也表达了诗人对柳树自然美的欣赏。
总的来说,《谑柳》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柳树的美和诗人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韵味的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