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飞梁压水,虹影澄清晓。橘里渔村半烟草。
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
雨巾风帽。四海谁知我。一剑横空几番过。
按玉龙、嘶未断,月冷波寒,归去也、林屋洞天无锁。
认云屏烟障是吾庐,任满地苍苔,年年不扫。
这首《洞仙歌》是宋代词人林外的作品,以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慨为主题。开篇“飞梁压水,虹影澄清晓”描绘了一幅早晨水面上彩虹倒映的美丽画面,暗示着时光流转。接着,“橘里渔村半烟草”展现出渔村宁静的生活气息,与前句的仙境景象形成对比。
词人感叹“今来古往,物是人非”,表达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感慨,强调只有江山永恒不变。“雨巾风帽,四海谁知我”流露出词人的孤独与淡泊,无人理解他的心境。接下来,“一剑横空几番过”象征着词人的人生经历和志向,剑气凌空,却始终无法得到认同。
“按玉龙、嘶未断”中的“玉龙”可能指马或剑,表达词人壮志未酬的遗憾。结尾“月冷波寒,归去也、林屋洞天无锁”描绘出词人渴望归隐山林,寻求心灵的解脱,而“林屋洞天无锁”则寓意自由自在的生活。最后,词人表示愿意在云雾缭绕的山居中任由青苔滋生,不加打扫,体现了他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表达了词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不详
为林知八世孙。生于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卒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的科场之路很曲折,屡试不第,直到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已超过了知天命的年龄,才登进士,他受命为兴化县令,仕途也就此止步
炎天时偶出,四顾欲跻攀。
片雨来南浦,残云过别山。
秋萌苗叶上,春寄藕花间。
更羡沙头鸟,知几分外閒。
愁杀渔盐地,生涯寄蚁柯。
春秋将耳顺,贫病欲家和。
笑向老来减,言于醉后多。
黑头行乐日,那更识风波。
相望江村远,清梦阻云津。
三百里馀路,几重山外人。
石桥僧拜月,桃洞马行春。
已滞刘郎趣,秋风渺忆莼。
黄金难买老,自笑鬓毛皤。
本分且如此,明时可奈何。
攻吟诗转少,惜醉事还多。
寒甚溪头夜,谁能载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