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其三)

栴檀林里振金毛,四顾清风拂几遭。

曾许全威作云雨,不知何处是尘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翻译

在栴檀木林中,一只动物振动着金色的皮毛,
它环顾四周,清风轻轻吹过,已经经历了多少次呢。

注释

栴檀林:一种香气浓郁的树木,常用于佛教寺庙装饰。
振金毛:动物可能是鸟或兽,其毛发闪烁着金色。
清风拂:微风吹过。
几遭:多次,表示经历了很多次。
曾许:曾经发誓。
全威:完整的威力,可能指动物的强大能力。
云雨:比喻自然现象或人生的起落变化。
尘劳:世俗的劳苦和纷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栴檀林中修行的场景,栴檀是一种名贵的香木,常用于寺庙装饰,象征着清净与神圣。"栴檀林里振金毛"可能指的是僧人的袈裟在林中飘动,如同金毛闪烁,显得庄重而宁静。"四顾清风拂几遭"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四周都是轻轻吹过的清风,僧人在此修行,心境应是极为平和。

诗人以"曾许全威作云雨"表达对僧人修行成就的赞美,暗示他已达到某种超凡入圣的境地,能够掌控自己的心性和力量,如云雨般自由自在。然而,最后一句"不知何处是尘劳"却转折出深意,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即使僧人拥有这般修为,也未必能完全脱离尘世的烦恼和劳累。这体现了佛教中出世与入世的微妙平衡,以及修行者内心的深刻洞察。整首诗寓含哲理,富有禅意。

收录诗词(408)

释重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僧

七尺岩藤握便行,旧山归去几多程。

相逢忽问迢迢意,应发春雷动地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送僧

岩房高下拆寒梅,极目寥寥雁影回。

相别相逢竟何事,一声江上发春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送僧(其二)

祖域高亲日未央,家林归去意何长。

旧交不识初相见,曾振沧溟夺夜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送僧(其一)

乘兴飞帆别翠峰,水光春静冷涵空。

到人若问曹溪意,祇报卢能在下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