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钱蕙纕的《夜坐》描绘了夜晚静坐的情景。首句“遥夜不成寐”表达了主人公在长夜里难以入眠,于是披衣出门,坐在庭院前门。月光清凉,照在台阶上,北风吹动着轻薄的罗帷,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
“花阴纷倚薄,潭影相含辉”进一步描绘了庭中景色,花影斑驳,水潭倒映着月光,增添了诗意。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的心境愈发宁静,达到了“心定无是非”的境界。他以衣物自蔽,提笔抒怀,将身影视为伴侣,闲暇时的吟咏也成为心灵的慰藉。
诗人对自己的性格有所自嘲,既承认自己的“疏慵”与“拙”,也坦然面对他人的“傲慢”之诽谤。他认为即使偶尔失足,也能从中汲取教训,坚定的意志无人能撼动。诗人明白人生的盈满与衰败都是自然规律,因此对荣辱得失持有淡然态度。
最后,诗人期待着黎明的到来,在湿润的露水中采摘花园里的芬芳花朵,暗示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新的一天的期待。整体来看,《夜坐》是一首寓言式的诗,通过描绘夜间的独处,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