舣旧县

清江静无风,晓岸初上日。

高下云影合,远近山青出。

连舫缆尽解,孤舟饭未毕。

觕涉齐物旨,旷慕养生术。

逐事偶在途,澹怀犹一室。

复此对清远,未应嫌迟疾。

顾与渔父言,仰送飞鸟逸。

又㲹沧波东,聊作前游述。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江边的宁静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面的平静、初升的太阳、云影的变幻以及远处山色的青翠。诗人在此情境中,似乎忘却了尘世的纷扰,追求着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和谐。

“清江静无风,晓岸初上日。” 开篇即以“清江”、“无风”、“晓岸”、“初上日”等意象,营造出一幅清晨江边的宁静画面,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

“高下云影合,远近山青出。” 继续描绘云与山的相互映衬,云影与山色交织在一起,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连舫缆尽解,孤舟饭未毕。” 这两句则转而描写船只的活动,连排的船只解开缆绳,而孤舟上的早餐还未结束,这种对比更显出了江面上的繁忙与闲适并存的景象。

“觕涉齐物旨,旷慕养生术。”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然之道的追求,无论是粗犷的生活还是精细的品味,都体现了对自然法则的理解与尊重,同时流露出对养生之道的向往。

“逐事偶在途,澹怀犹一室。”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随遇而安的心态,无论是在旅途中还是内心深处,都能保持一种淡泊宁静的状态。

“复此对清远,未应嫌迟疾。”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欣赏,无论是时间的流逝还是空间的距离,都不影响他对这份宁静与清远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741)

姚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 字:姬传
  • 籍贯:安徽桐城
  • 生卒年:nài)(1731~1815

相关古诗词

题陈硕士母鲁恭人端居课子图

我识夫人夫,朝衫托京国。

继遇夫人弟,幅巾江水北。

自始逮今玆,春秋三十易。

当时谈宴末,偶及中闺德。

仪容黯终掩,吾友亦远隔。

遥想琴瑟哀,与彼同生戚。

徒存四尺纸,绘作镫火夕。

慈母如师严,雒诵殷四壁。

图中最稚儿,玉立今八尺。

挂席出彭蠡,就我同书策。

万卷容可收,熊丸不复得。

我闻画阏氏,泣涕甘泉侧。

憬彼休屠子,忠孝汉庭则。

何况传经家,不匮名当赫。

又闻悲思者,不可为太息。

怜吾失母雏,丱发初覆额。

奄垂二十年,感伤衰鬓白。

形式: 古风

金麓村招游莫愁湖偕浦柳愚毛俟园陈硕士醉中作歌

四月春风犹未已,吹荡湖烟与湖水。

水上青山何所似,拥髻莫愁明镜里。

风生水轩三面回,白鹭凫鹥空际来。

山光半入城囊括,湖影全将天荡开。

当轩俯仰人閒世,莫愁尚得留名字。

坐上山川处处奇,胸中今古时时至。

君不见英雄谁似中山王,一枰昔对明高皇。

山阴墅赌谢太傅,肥牛亭赐张安昌。

徐氏到今取湖税,轶事传或非荒唐。

轶事纵传何必详,元功极贵同泯亡。

运尽勋华亦鸟灭,时来屠贩皆龙骧。

春水满时春草长,湖波澹淡漂夕阳。

欲唤莫愁歌一曲,四坐宾客各尽觞。

颠毛日夜生秋霜,何暇远计千载事,石室金匮求芬芳。

形式: 古风

题胡山甫不浪舟记后

便门将渡楼船津,御史欲以血污轮。

船危桥安称晓人,宁知三峡远导岷。

负舟麾斥黄龙驯,人生自贵此有身。

正恐畏途出床茵,至人平视夷险均。

覆却不入操舟神,杆匜江海云霞巾。

冯夷肩吾与我邻,六合一室谁疏亲。

欧阳画舫斋名新,自记夸述草木春。

凭栏四望疑涟沦,所言枝叶非本真。

君斋继作义相循,平生未与君主宾。

有斋亦未逝其陈,读君两记拟欧伦。

贤子求书意颇谆,跋尾君见或不嗔,邈哉欧子不可询。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王石丈得异石于莫愁湖余名之坐龙石戏为作歌

洞庭雷风夜中起,飞度崤潼战泾水。

归来歌吹月明中,贵主轻绡泣泪红。

欢乐悲哀一朝尽,宝珠献得无生忍。

归坐深渊情自枯,谁能出此定跏趺。

莫愁湖影涵秋月,道是龙宫光贝阙。

探得骊珠何足奇,迎将室内坐之而。

袍笏下拜情未已,俨如共浴咸池底。

窗前咏作苍龙鸣,走避定使诸梁惊。

烟雾绕阶还吐润,或将霖雨为苍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