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五日雨》由清代诗人李振钧所作,描绘了端午节期间连续降雨的情景,以及人们在雨中进行龙舟竞渡的场景,同时融入了对屈原的怀念与感慨。
首句“汨罗江流劲如弩”,以汨罗江的激流比喻端午节的气氛,引出后文对屈原的纪念。接着,“碧血喷薄飞作雨”一句,将屈原的悲剧与雨水联系起来,暗含着对屈原的哀悼之情。随后,“江头争集吊左徒”点明了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
“裂缯剪綵模真龙,画舸婆娑竞箫鼓”描绘了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通过“裂缯剪綵”、“画舸婆娑”、“竞箫鼓”等细节,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氛围。而“晴景水滨多丽人,艳妆照水明霞舞”则描绘了水边女子的美丽身影,她们的艳妆映照在水中,如同霞光舞蹈,增添了节日的色彩。
“大风捲地雨忽来,墨云浓压青蒲浦”描述了突然降临的暴雨,墨色的云层压低了青绿色的水边草地,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天气的变化。接下来,“跳珠溅湿红罗襦,委钿遗簪不胜数”描绘了雨滴跳跃,打湿了女子的红色衣裳,遗落的首饰散落一地,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
“是谁好事倡遨嬉,名曰竞渡义奚取”表达了对龙舟竞渡活动的思考,提出疑问:这样的活动有何意义?“吁嗟灵均生不辰,鱼腹曾无一抔土”表达了对屈原命运的同情和哀叹,屈原虽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安葬。
“举世温蠖那可蒙,蝉蜕浊秽浩气吐”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认为世态炎凉,污浊不堪,但屈原依然保持高洁的品质。“为箕为尾为虹霓,駴走罔象敢予侮”则是对屈原精神的赞美,认为他即使面对困难和侮辱,也能保持尊严和勇气。
“五丝九粽投深渊,正恐幽怪笑人鲁”表达了对屈原投江行为的理解,认为他是为了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即使死后也不愿被遗忘。“况以凭吊恣欢娱,蒲酒枭羹长命缕”则反映了人们在纪念屈原的同时,也享受节日的欢乐,体现了对屈原的怀念与对生活的热爱。
“即使招魂歌楚些,不谅丹心心更苦”表达了对屈原精神的敬仰,认为即使能招魂,也无法理解他的痛苦和牺牲的意义。“离骚一卷多离忧,非怨君王疾谗蛊”强调了《离骚》中所表达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并非单纯针对君王或小人的怨恨。
“思公子兮怀美人,涕泣冀回天听俯”表达了对屈原的思念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希望他能回到人间,听到人民的声音。“誓将白水明独清,不恨身歼恨无补”表达了对屈原精神的传承,即使面对困难也要保持清白,不因个人的牺牲而遗憾。
最后,“奈何误解风人辞,胥江怒潮竟同伍。孤忠自喻知者难,鼓枻沧浪彼渔父”表达了对屈原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实的无奈,认为世人可能无法理解他的伟大,但他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如同渔父般孤独而坚定。
“贾生赋鵩同死生,子长若失惭论古”引用贾谊和司马迁的例子,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自身责任的反思,认为历史人物的生死与自己息息相关,不能轻易忽视。“我知今雨亦偶然,未必怀沙尚馀怒”则表达了对当前环境的观察,认为虽然面临困难,但仍有希望,不会像屈原那样彻底绝望。
整首诗通过对端午节传统习俗的描绘,以及对屈原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人性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