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折桂令·晚憩重云寺》由明代诗人王九思所作,描绘了夜晚在重云寺中静谧而深邃的场景。诗中以“浮图正对圭峰”开篇,点出寺庙与山峰相对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接着,“月色苍苍,云影重重”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景色,月光如水,云雾缭绕,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宝树生辉,金仙无语,玉友难逢”三句,将寺庙中的宝树、金仙塑像以及难以遇到的玉友(可能指知音或佳人)融入画面,不仅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神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歇肩与同,看夜景,解诗怀,醉倚春风,则是诗人情感的流露,他似乎在享受这难得的宁静时刻,通过观察夜景、品味诗歌,释放内心的情感,甚至在春风中微醺,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
“坐听疏钟,笑折长松”两句,诗人坐在寺中,倾听远处传来的稀疏钟声,同时又笑着折下长松枝,这一细节既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示了他在寻求心灵的寄托与解脱。最后,“一样情怀,万古英雄”,诗人表达了自己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有着相似的情感体验,这种超越时空的共鸣,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深远的意义。
整体而言,《折桂令·晚憩重云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夜晚寺庙的静谧景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人生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