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中渡二首(其一)

中渡桥边十里堤,寒蝉落尽柳条衰。

年年塞下春风晚,谁见轻黄弄色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在中渡桥畔的十里长堤上,寒冷的蝉鸣已经消失,柳树也显得凋零衰败。
每年春天的塞下之地,春风总是来得迟,又有谁能看见那嫩黄的花朵在春风中绽放呢?

注释

中渡桥:一座桥梁的名字。
十里堤:长达十里的河堤。
寒蝉:秋天的蝉,因天气转凉而鸣叫。
落尽:全部落下。
柳条衰:柳树叶子枯黄凋零。
年年:每年。
塞下:边塞地区。
春风晚:春天来得晚。
轻黄:浅黄色,形容花朵初开的颜色。
弄色:展示色彩,这里指花朵开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过中渡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人通过描绘中渡桥边的景色,展现了深秋的寂寥与凄清。"中渡桥边十里堤",诗人以十里长堤为背景,展现出宽阔的视野;"寒蝉落尽柳条衰",通过"寒蝉"和"落尽",传达出季节更迭,蝉声消逝,柳叶凋零的萧瑟景象,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年年塞下春风晚",诗人将地点转向边塞,强调这里的春天来得迟,"春风晚"三字寓含了边塞特有的气候特点和诗人对边关生活的感慨;"谁见轻黄弄色时","轻黄"可能指的是尚未完全转黄的柳叶,"弄色"则描绘了它们在春光中挣扎着展现生机的场景,然而这生机在诗人心中显得孤独而微弱,因为无人欣赏。

整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边塞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淡淡的哀愁。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过塞二首

身驱汉马踏胡霜,每叹劳生祗自伤。

气候愈寒人愈北,不如征雁解随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初秋普明寺竹林小饮饯梅圣俞分韵得亭皋木叶下五首(其五)

山水日已佳,登临同上下。

衰兰尚可采,欲赠离居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马]韵

初秋普明寺竹林小饮饯梅圣俞分韵得亭皋木叶下五首(其四)

劝客芙蓉杯,欲搴芙蓉叶。

垂杨碍行舟,演漾回轻楫。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叶]韵

初秋普明寺竹林小饮饯梅圣俞分韵得亭皋木叶下五首(其三)

野水竹间清,秋山酒中绿。

送子此酣歌,淮南应落木。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