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沙田舍

更无云物起微阴,垄亩人家各好音。

岁晚阳和归稻把,夜来霜力到枫林。

儿童笑里丰年面,乌鸟声中落日心。

酿秫炊粳都入手,剩拚腰脚办登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田野间的人家传来欢快的声音。
到了年终,温暖的阳光照在金黄的稻谷上,夜晚的寒霜侵袭了枫树林。
孩子们欢笑着,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乌鸦的叫声中充满了夕阳的思绪。
酿酒煮饭的忙碌都已完成,剩下的就是准备好身心去登高望远。

注释

更无:完全没有。
云物:云彩。
微阴:轻微的阴霾。
垄亩人家:田野上的农户。
各好音:各自传来愉快的声音。
岁晚:年底。
阳和:温暖的阳光。
归稻把:照在稻谷上。
霜力:霜冻的力量。
枫林:枫树丛。
儿童笑:孩子们的笑容。
丰年面:丰收的喜悦。
乌鸟声:乌鸦的叫声。
落日心:夕阳的思绪。
酿秫:酿酒。
炊粳:煮饭。
都入手:都已经完成。
剩拚:剩下就只管。
腰脚:体力。
办登临:准备登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田园生活的宁静画卷。首句"更无云物起微阴",写出了天空晴朗,没有一丝云彩,只有微微的阴霾,暗示着天气宜人。接着"垄亩人家各好音",通过描述田野间农舍传出的和谐声音,展现了乡间生活的安逸与和睦。

"岁晚阳和归稻把",点明了时令已至秋季末尾,温暖的阳光照在金黄的稻谷上,丰收的景象让人心生喜悦。"夜来霜力到枫林",则以霜降象征着季节的转换,枫叶经霜后可能更为红艳,增添了画面的色彩。

"儿童笑里丰年面",通过儿童的欢笑,进一步渲染了丰收带来的欢乐气氛。"乌鸟声中落日心",以乌鸟的叫声衬托出夕阳西下时的宁静,诗人的心境也随着这自然景色变得平和。

最后两句"酿秫炊粳都入手,剩拚腰脚办登临",表达了诗人准备享受这丰收成果的决心,即使身体略有疲倦,也要趁着好时光去登高望远,感受大自然的恩赐。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沙田舍的秋日风光,以及人们在丰收季节的喜悦之情,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上清宫

历井扪参兴未阑,丹梯通处更跻攀。

冥濛蜀道一云气,破碎岷山千髻鬟。

但觉星辰垂地上,不知风雨满人间。

蜗牛两角犹如梦,更说纷纷触与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下岩

畴昔中岩一梦残,下岩风景亦高寒。

峡中无处堪停棹,雨后今朝始凭阑。

不用苦求毫相现,祇教长挂水帘看。

山僧劝我题苍壁,坡谷前头未敢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与正夫朋元游陈侍御园

沙际春风捲物华,意行聊复到君家。

年年我是曾来客,处处梅皆旧识花。

官减不妨诗事业,地寒犹办醉生涯。

城中马上那知此,尘满长裾席帽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与长文正夫游北山

柳岸松门胜处通,马蹄踏雾入空濛。

春寒有力欺游子,天色无情没断鸿。

雨脚远连山脚暗,杏梢斜倚竹梢红。

驼裘拥鼻吾衰矣,年少犹嫌料峭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