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王以衔的《秋日晚眺有感(其一)》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寂寥的边关秋景。首句“紫清城郭矗高寒”展现了古城的巍峨和高冷,暗示了边疆的辽阔与气候的严寒。接下来的“隥道飞廉接上兰”描绘了道路蜿蜒直通上都的景象,暗示了交通的繁忙和朝廷的威严。
“山色万重连雁塞”进一步描绘了层峦叠嶂的山脉与边关要塞相连,展现出边疆的雄浑壮丽。而“河声终古落桑乾”则通过黄河的奔腾之声,寓言历史的长河和沧桑变迁。诗人借东京(这里可能指北京)的礼乐文化,提及张衡的辞赋,以及北阙(朝廷)的功勋人物贡禹,表达了对古代贤才的敬仰和对国家文化的自豪。
最后,“十载春明缘底事,愁怀遥睇碧云端”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十年国家兴衰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忧虑,他站在高处,遥望碧空,心中充满愁绪。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边塞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