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珊英所作的《忆先兄二首》中的第一首,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对逝去兄长的深切怀念。
“十年空怅望”,开篇即点明了时间跨度之长,以及思念之情的深沉与无尽。十年的时光仿佛在诗人心中凝固,每一次回望都充满了遗憾与不舍。“泪眼不曾晴”,进一步刻画了诗人因思念而产生的持久哀伤,泪水似乎成了表达情感的唯一方式,无法停止流淌,形象地表现了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接下来,“盈尺梧桐树,秋来已作声。”以梧桐树作为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含了季节更迭、时光流逝的意味。梧桐树在秋天里落叶的声音,既是自然界的现象,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这声音仿佛是时间的低语,提醒着诗人岁月不待人,同时也寄托了对兄长的思念,每当秋风吹过,梧桐叶落,便能勾起对兄长的回忆,引发深深的哀思。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既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又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