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僧鉴的《秋海棠》描绘了一幅清雅的画面。首句“红甲垂垂白露姿”以拟人手法,写秋海棠花瓣红艳,沾染着清晨的露水,显得娇嫩而带有一种岁月静好的姿态。"薜萝墙下最堪宜"则进一步描绘了它生长在藤蔓缠绕的墙边,环境幽静,更显其风姿绰约。
接下来两句,“不教鹦鹉呼肥婢,肯与莲花作侍儿”,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海棠花的赞美,认为它不愿像鹦鹉般炫耀,也不愿与莲花争艳,而是保持着低调和谦逊。"几处闭门秋雨后,何人立月晚香时",描绘了雨后的海棠在静谧的夜晚独自绽放,香气四溢,更显其孤芳自赏的气质。
最后两句“愁肠欲断非关汝,续命无烦叶底丝”,诗人借物抒怀,虽然自己内心愁绪满怀,但并不因此责怪海棠,反而感慨它的生命力顽强,无需依赖叶下的细丝维系生命。整首诗以海棠为载体,寄寓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的深深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