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晚坐南轩喜王山人过访

春阳势未舒,林深暮还冷。

开轩怅久坐,独对青松影。

石龛冱闲云,苔井响寒绠。

惊客鸟翻翻,照佛灯耿耿。

华畾辱远过,杂遝破幽静。

临风笑语温,道念心已领。

谅惟高世士,元非玩光景。

遥送出林扉,新月悬西岭。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傍晚时分,诗人独自坐在南轩中,等待着好友王山人的来访。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和对高洁人格的赞美。

首句“春阳势未舒”点明了季节和时间,春日的阳光尚未完全展现其温暖的力量。接着“林深暮还冷”描绘了傍晚时分,树林深处依然带着一丝凉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清冷的氛围。

“开轩怅久坐,独对青松影”写出了诗人独自在轩中久坐,面对着窗外的青松,心中不免有些怅然。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孤独时刻的感慨。

“石龛冱闲云,苔井响寒绠”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幽静,石龛中积聚着闲散的云雾,苔井中传来寒绠的响声,这些细节都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动性。

“惊客鸟翻翻,照佛灯耿耿”则通过鸟儿的惊飞和佛灯的闪烁,增添了动态的元素,使得整个场景更加鲜活。这里的“客鸟”和“佛灯”也暗示了即将到来的访客和即将发生的会面。

“华畾辱远过,杂遝破幽静”表达了对远方朋友来访的惊喜,以及这种突然的热闹打破了原本的宁静。这里的“华畾”可能指的是接待宾客的华丽布置,而“杂遝”则形容了热闹的场面。

“临风笑语温,道念心已领”描绘了朋友来访后,两人在微风中交谈,话语间充满了温暖和默契,彼此之间的道义和信念得到了共鸣。

最后,“谅惟高世士,元非玩光景”表达了对王山人高尚人格的赞美,认为他并非为了享受美景而来,而是出于真正的友谊和精神交流。这既是对王山人的肯定,也是对自己追求高雅情操的自我期许。

“遥送出林扉,新月悬西岭”以一幅美丽的夜景作为结尾,新月挂在西岭之上,预示着美好的未来和友情的长久延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温馨时刻,以及对高洁人格的颂扬,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友情、自然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66)

姚广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名天禧。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通阴阳术数。洪武中从燕王至北平,住持庆寿寺,而常居府中,时时屏人语。建文时劝王举兵。为王策划战守机宜。辅世子居守,守御甚固。成祖即位,论功第一,拜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而不肯蓄发,常居僧寺。监修《太祖实录》,与修《永乐大典》。工诗。谥恭靖。有《逃虚子集》(亦名《姚少师集》)

  • 字:斯道
  • 籍贯:苏州府长洲
  • 生卒年:1335—1418

相关古诗词

晚步

晚步出门去,林端见新月。

牛羊下岭来,疏钟何处歇。

行行且复伫,遥对西山雪。

形式: 古风

白蚬江阻风夜宿江口兼怀徐贲

颠风江渡难,停稆依茭葑。

涛烟翳暝光,滩月侵寒梦。

渔归候火明,凫眠忌芦动。

遇险更思君,陡觉离愁重。

形式: 五言律诗

琴台

崇台起云岑,夫差日游宴。

七弦石上弹,闲花落馀片。

风清松答响,烟茸草成荐。

至今想馀音,泠泠散秋院。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上方

莲宫据山椒,岧峣去天咫。

风香花雨新,僧行白云里。

幽沉树乐静,萧散烟钟起。

人登石路迷,依依缘涧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