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元美兄弟

唯帝飨金石,拊髀封疆臣。

二子越枕戈,避雠栖海滨。

及时列冤状,含意遂俱申。

乃望渔阳戍,北风飘沙尘。

若见姑蔑旗,阴雨施威神。

吴门有丘陇,旧与要离邻。

陈尸赫中寝,国命委荆榛。

楚王黜费氏,棠君纪人伦。

何如上公服,宠光襚所亲。

愿无废前劳,报恩致其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赠元美兄弟》,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敬仰。

诗中首先描绘了帝王宴享金石,抚髀封疆臣的情景,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权力的更迭。接着,诗人通过“二子越枕戈,避雠栖海滨”的描述,引入了两位避难于海滨的英雄形象,隐喻着他们远离战乱,寻求安宁的生活状态。随后,诗人巧妙地将时间与空间交织在一起,“及时列冤状,含意遂俱申”,表达了对历史冤屈的深切同情,以及对正义终将得以伸张的期待。

“乃望渔阳戍,北风飘沙尘”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战争气息的场景,北风呼啸,沙尘飞扬,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氛围。紧接着,“若见姑蔑旗,阴雨施威神”,诗人通过想象中的景象,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事件的感慨,暗指历史的阴霾与神灵的威严。

最后,诗人以“吴门有丘陇,旧与要离邻”起笔,将思绪引向古代英雄要离的墓地,表达了对英雄的怀念之情。通过“陈尸赫中寝,国命委荆榛”这一句,诗人深刻揭示了国家命运的动荡与衰败,以及英雄们在乱世中的无助与牺牲。

“楚王黜费氏,棠君纪人伦”则借用了楚王黜退费氏、棠君维护人伦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道德与秩序的重要性。而“何如上公服,宠光襚所亲”则表达了对英雄身后荣耀与哀荣的向往,以及对家族荣誉的重视。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崇敬,以及对社会正义与道德秩序的追求。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虎跑寺泉

大士始结构,凿空偏此丘。

二虎自南岳,掉尾从师游。

神威攫地脉,佛力驱阳侯。

枯火迸石罅,松根解绸缪。

势宁决蹯去,挥锡怒不休。

至今喷岩壑,水犹咆哮流。

酌言生壮心,一啸风飕飕。

海眼在其下,潮汐故可求。

不然胡僧咒,争使波澜浮。

穿壁吐长涧,夹寺潴龙湫。

疑作故山雨,片云驻岣嵝。

归应出东林,无为惠远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求志园

吴门有奇士,二弟偕好修。

鞍马照红颜,往来长者游。

带剑何良绮,垂缨亦绸缪。

岂不揽豪贤,我志非所求。

驾言旋北郭,灌园依一丘。

白云荡虚壑,馀映翻寒流。

置酒临高台,邈焉怀其俦。

鸿鹄既云举,千里常悠悠。

清风动帷幕,皎月光沉浮。

读书见古人,鸣琴调逾幽。

无取广川观,昔在汉阴叟。

天子御飞轩,龙蠖时乃瘳。

回首望中原,壮心未可收。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子与至武林

良时能自至,嘉会无常期。

长飙吹浮云,奄忽东南驰。

依依曳景光,泠泠发馀悲。

非君命俦匹,游子安可为。

大江折其流,武林怆以摧。

念今在往路,执手野徘徊。

何必同一身,中怀贵不疑。

弹冠有逸响,驾言即前绥。

形式: 古风

古意寄德甫(其一)

悠悠我行役,往路殊未央。

春华不须臾,奄忽践严霜。

安知疑与喻,风波起褰裳。

浮云邈无所,游子依故乡。

长当远别离,何必复彷徨。

鸳鸯自踟蹰,黄鹄已翱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