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段相公夏登张仪楼

从公城上来,秋近绝纤埃。

楼古秦规在,江分蜀望开。

远山标宿雪,末席本寒灰。

陪赏今为忝,临欢敢诉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从公城上走来,秋意渐浓不见尘埃。
古老的楼阁遵循秦代规制,江水分流映照蜀地的期待。
远处山峦标记着积雪,宴席的尾声似寒冷的灰烬。
今日能陪赏盛会实感荣幸,面对欢乐我怎敢不举杯畅饮。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汝士的作品,名为《和段相公夏登张仪楼》。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体验。

“从公城上来,秋近绝纤埃。” 这两句开篇即设定了一种高远和萧瑟的氛围。公城之上,意味着一个较为宽广的视角,从这个高度可以看到秋天即将到来的迹象,树叶开始凋零,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秋意。

“楼古秦规在,江分蜀望开。” 这里提到的“楼”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座建筑,它承载了历史的记忆,而“秦规”则让人联想到了秦朝的法度和规制。河流两岸,蜀地的山水展现在眼前,给人以开阔的视野。

“远山标宿雪,末席本寒灰。” 远处的山峰上还残留着积雪,而近处的火堆只剩下了冷灰,这两句描绘出一个秋末初冬的景象,天气转凉,自然界呈现出一种静谧而孤寂的美。

“陪赏今为忝,临欢敢诉杯。” 这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一丝感慨和自我安慰。诗人似乎在反思自己的生活和选择,同时又不失豪迈之情,尽管内心有所不安,但依旧享受着眼前的美好,愿意把这些快乐的时光倾诉于酒杯之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9)

杨汝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段相公登武担寺西台

清净此道宫,层台复倚空。

偶时三伏外,列席九霄中。

平视云端路,高临树杪风。

自怜荣末座,前日别池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宴杨仆射新昌里第

隔坐应须赐御屏,尽将仙翰入高冥。

文章旧价留鸾掖,桃李新阴在鲤庭。

再岁生徒陈贺宴,一时良史尽传馨。

当时疏广虽云盛,讵有兹筵醉绿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和宗人尚书嗣复祠祭武侯毕题临淮公旧碑

古柏森然地,修严蜀相祠。

一过荣异代,三顾盛当时。

功德流何远,馨香荐未衰。

敬名探国志,饰像慰氓思。

昔谒从征盖,今闻拥信旗。

固宜光宠下,有泪刻前碑。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戏柳棠

文章漫道能吞凤,杯酒何曾解吃鱼。

今日梓州张社会,应须遭这老尚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