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丹棱李令野亭

前山翠光凝,后圃秾秀合。

惜此众景会,聊以一亭纳。

地势得高爽,人情远嚣杂。

纵怀百虑清,极望四远匝。

风行讼牒简,昼永县扉阖。

居常玩文史,间亦理杯榼。

雅趣适安静,嘉章属酬答。

门外有通衢,华轮正腾踏。

形式: 古风 押[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田园风光画卷。诗人吕陶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赞美。诗中“前山翠光凝,后圃秾秀合”两句,以“翠光凝”和“秾秀合”生动地描绘了山色的静谧与园景的繁茂,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

接着,“惜此众景会,聊以一亭纳”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珍惜之情,以及想要将这份美好收于一亭之内的愿望,既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流露出一种想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地势得高爽,人情远嚣杂”则进一步强调了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思绪变得清明,视野也更加开阔。“纵怀百虑清,极望四远匝”更是直接表达了这种心境的纯净与宽广。

“风行讼牒简,昼永县扉阖”描绘了官府生活中的平静与秩序,通过“风行”与“简”、“昼永”与“扉阖”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居常玩文史,间亦理杯榼”表明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不仅沉醉于文史之中,享受知识的滋养,偶尔也会与朋友相聚,饮酒作乐,体现了其丰富而多元的生活态度。

“雅趣适安静,嘉章属酬答”则总结了诗人的生活哲学,即在雅致的趣味中寻求内心的平静,并通过诗歌创作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情感。

“门外有通衢,华轮正腾踏”则以动态的场景结束全诗,与前面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外界世界的繁忙与喧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平衡的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官场生活、个人情趣及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吕陶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409)

吕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山有嘉木一首赠友人

南山有嘉木,秀拔何亭亭。

盘根盖得地,直干自挺生。

朝为杲日照,暮得甘雨零。

气敌雪霜劲,势凌云霄青。

岂非涧下材,独赋轮囷形。

属当构大厦,量度审重轻。

彼尺我已丈,一柱支百楹。

夫君承显家,累世公与卿。

天质由庆禀,湛然宝纯明。

膏粱莫能迁,志操务洁清。

纷华未易胜,仁义思力行。

学殖固原本,词章露葩英。

早夜勤琢磨,日望贵器成。

间岁下明诏,时哉会光亨。

遥遥万里涂,思君如户庭。

形式: 古风

和岩起负暄

凄风苦朝寒,爱日惜影短。

翘首望馀照,曝背希一暖。

温如袭裘褐,美若悦刍豢。

在阳颇舒畅,适性易饱满。

支颐殆忘形,缩手岂执版。

却笑假春衣,无乃求之晚。

形式: 古风

感发白

少年事辛勤,老大涉忧患。

抚时感零落,发白亦已惯。

每思初白时,黑者尚千万。

晨梳满一握,中有素丝间。

及其白已甚,色势颇滋蔓。

种种渐无几,星星忽大半。

常情恶衰飒,不欲姿容变。

持镊屡剪摘,煮药勤点换。

久之反自笑,遂事固不谏。

万物入形器,盛衰有期限。

葩英乘春芳,凋灭向秋晚。

人生止百岁,稚耋如早晏。

光阴白驹走,安得常总丱。

形骸任驱役,膂力资治办。

其间得与丧,大率皆梦幻。

既老遂休佚,万熊无足盼。

方当齐椿菌,未暇语鹏鴳。

霜雪华满头,长吟又何怨。

形式: 古风

送翰林范侍郎

进退为大节,君子贵其全。

献替实大事,良臣所宜先。

二者苟一失,胡得称至贤。

况乃势利诱,中性殊易迁。

趋时或勇锐,顾义少悫坚。

昆山有良玉,烈燄不敢燔。

太华有苍松,严霜岂能干。

公以学行起,华涂三十年。

器业饱夔卨,文章富云渊。

徐行自廊庙,群望惟陶甄。

适会薰风琴,为民更五弦。

洁情思恤物,有道当危言。

一旦谢簪绂,易若忘蹄筌。

冥鸿飏云霄,老鹤得芝田。

天真适旷荡,世网脱拘牵。

安居返故里,盛事光尘寰。

父老相叹诧,谓公乃神仙。

士林素矜式,仰公如绮园。

试阅前代史,昔人难比肩。

尝闻乔与固,精诚动皇乾。

愿仗至忠力,区区塞奔川。

不幸遭戮辱,何由老林泉。

徒使国士泪,至今为之潸。

又闻广与受,知止皆求还。

都门祖帐盛,乡里千金捐。

青以大论议,寂寞空简编。

犹有绘画手,屡将丹青传。

四士所出处,得之皆一偏。

惟公逢圣明,雍容卷舒间。

任职思补报,乞身享安閒。

素履莹如玉,贵名重于山。

知公享寿考,岁月方遐延。

壮容换老骨,绿发藏华颠。

谅公保福祚,子孙庆绵绵。

高门纳驷马,旧物还青毡。

令德终报验,化工可推研。

小智泥畛域,通怀究渊源。

方尔泥物我,其谁计寒暄。

超遥诚自得,局缩亦徒然。

再拜远门下,长吟歌此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