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朱治憪所作的《得家书知敝庐巳卖叹之》。诗中表达了诗人得知自己旧居已被卖掉后的感慨与无奈。
首联“拮据经予手,书来巳属人”,描绘了诗人过去生活的艰辛,以及收到家书时得知自己的老屋已归属他人的情景。这里既有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也有对现实变化的无奈接受。
颔联“一身犹长物,四壁况浮尘”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当前的境遇。他虽身无长物,仅剩一具躯体,但四周却充满了虚无和尘埃,暗示了内心的空虚与外界环境的荒凉。
颈联“歌哭今无地,琴尊别有邻”则表达了诗人失去家园后的情感状态。失去了可以自由歌唱或哭泣的地方,只能在新的环境中寻找慰藉,这反映了诗人对旧居的深深眷恋和对新环境的不适应。
尾联“庭梅应为我,望绝岭南春”以庭前的梅花为喻,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即使在失去家园的情况下,诗人仍然希望像梅花一样,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坚韧与美丽,同时表达了对远方春天的期待,象征着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变迁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诗人深沉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