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孙巨源苏子瞻刘莘老广陵相遇苏请赋诗为别各用其字为韵每篇十韵(其四)

嗷嗷南飞鸿,羽翼何莘莘。

哀鸣衡山阳,落影湘水滨。

岁晏道路长,雪霜多苦辛。

岂无稻粱谋,毕弋如鱼鳞。

此雁欲谁比,正若羁旅人。

古来瘴疠地,常有忠直臣。

扁舟慎自将,勿重蛟鼍嗔。

鵩鸟恶似鸮,端能伺承尘。

东风发众芳,宿莽熙阳春。

雁归君未归,怅望汀洲蘋。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攽所作的《与孙巨源苏子瞻刘莘老广陵相遇苏请赋诗为别各用其字为韵每篇十韵(其四)》中的一节。诗中以南飞的大雁为喻,描绘了羁旅之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嗷嗷南飞鸿,羽翼何莘莘”以雁群南迁的场景开篇,用“嗷嗷”形容雁群的哀鸣声,表现出雁群在迁徙途中的艰辛与悲凉。接着,“羽翼何莘莘”则赞美了雁群的团结与坚韧,即使在艰难的旅程中,它们也相互扶持,共同前行。

“哀鸣衡山阳,落影湘水滨”两句进一步描绘雁群的迁徙路线,从衡山之阳到湘水之滨,展现了雁群长途跋涉的壮丽景象。同时,通过“哀鸣”和“落影”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氛围,暗示了旅途的不易和内心的忧伤。

“岁晏道路长,雪霜多苦辛”两句直接点明了雁群迁徙过程中的艰难与困苦,强调了时间的漫长和自然环境的严酷。而“岂无稻粱谋,毕弋如鱼鳞”则以雁群的觅食行为为喻,表达了对友人在外奔波、生活不易的同情与理解。

接下来,“此雁欲谁比,正若羁旅人”一句将雁群与羁旅之人相比较,突出了两者在异乡漂泊、寻求安定生活的相似之处,加深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最后,“古来瘴疠地,常有忠直臣。扁舟慎自将,勿重蛟鼍嗔”几句,借古代忠臣在险恶环境中坚守正义的故事,提醒友人要谨慎行事,避免遭遇不测。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品格的敬仰和对其未来安全的祝愿。

“鵩鸟恶似鸮,端能伺承尘”以鵩鸟比喻那些可能带来祸患的人或事,警示友人要警惕身边的潜在威胁。

“东风发众芳,宿莽熙阳春”描绘了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的景象,象征着希望与新生。而“雁归君未归,怅望汀洲蘋”则表达了对友人未能及时归来的遗憾和对相聚时刻的期待,充满了深情与期盼。

整首诗通过对南飞大雁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友人的关怀、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季孙肥

季孙事颛臾,祸起萧墙内。

秦皇筑长城,灭国乃胡亥。

蒙公不正谏,地脉岂其罪。

战国尚权谋,阿谀彼何怪。

亲为圣人徒,鄙陋曾莫解。

龟玉毁椟中,危颠竟谁赖。

鸣鼓讵可攻,菹醢死无悔。

形式: 古风

约谢师直出猎师直小疾不行作诗戏之

雪后原野空,风高弓矢劲。

岁时有阴杀,自古顺天令。

跃马径丰草,呼鹰下空夐。

烈火生鼻端,割鲜矧馀兴。

此亦壮夫乐,不与儿女并。

苦无枚叔辨,试起夫子病。

形式: 古风

观猎

立冬杀气凝,清霜会晨朝。

涤涤原野空,烈烈荆棘烧。

鹰饥肯为用,马寒意逾骄。

旌旗带林莽,笳吹含风飙。

突围狡兽怒,得隽壮士嚣。

老狐屈变诈,文雉输英翘。

讨伐顺天时,未许穷奸妖。

翩翩马上儿,弓箭各在腰。

意矜百战雄,巧斗更相招。

控弦落明月,飞镝来九霄。

虽虐终无伤,为乐固已饶。

晚临清汝滨,寒水如落潮。

挥壶酌美酒,醉归遗皂貂。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杂咏四首(其一)

众树日改色,凉风下萧森。

乔柯无定枝,存叶非旧阴。

白露变凝霜,百芳从此侵。

代谢不暂稽,盛衰理相寻。

悬虫自包藏,弃巢绝来禽。

徘徊苍苔地,万籁成哀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