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等閒过似得明珠,三洞山行喜自如。
俗客□□寻□处,仙人何必好楼居。
石声玉磬传空谷,水色冰壶照碧虚。
便好结茅采芝木,利名尽委绝交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帘溪的《次韵大受游乳洞谩赋》,通过对乳洞游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名利的淡泊态度。首句“等閒过似得明珠”,比喻寻常生活中的点滴乐趣如同珍宝,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经历的珍视。接着,“三洞山行喜自如”写出了诗人游历乳洞时的喜悦心情,自在无拘。
“俗客□□寻□处”,此处可能是诗人略带讽刺地提到世俗之人寻找名利之地,但被省略的部分可能暗示了对这些人的不屑。而“仙人何必好楼居”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推崇,认为真正的仙人并不执着于物质居所,更注重内心的宁静。
“石声玉磬传空谷,水色冰壶照碧虚”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乳洞中空灵清幽的环境,如玉磬之声回荡在山谷,清澈的水色映照着天空,营造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氛围。
最后,“便好结茅采芝木,利名尽委绝交书”表达了诗人对归隐山林、采集草药、远离世俗名利和繁琐交往的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价值观的反思。
不详
腰金不足为公重,怀宝无瑕乃席珍。
几回掩却又重看,吟罢心如着露兰。
欲上玉楼窥老笔,虬龙拥处雪霜寒。
习气年来已尽除,一窗长是读方书。
家因护竹厨无笋,住偶邻僧饭有蔬。
老去情怀多感旧,贫来亲故不如初。
几时深入青山隐,木叶为衣稳跨驴。
栽松成曲径,洗石出秋屏。
米价占新月,更筹认曙星。
买牛邻共契,祭灶妇看经。
不觉成头白,频看烧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