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宗皇帝挽词三首(其二)

承平终不处,付托重艰难。

统接神孙正,人依圣母安。

桥山封剑佩,原庙见衣冠。

万国缠哀处,嵩阳桧柏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挽词表达了对宋神宗的深切哀悼与崇敬之情。在承平盛世的背景下,神宗皇帝肩负着国家的重任,面对艰难的托付,他以卓越的领导力和智慧,稳固了国家的局势。他的统治继承了先祖的正道,人民在他的庇护下感到安心。桥山之上的封剑仪式,原庙中衣冠的显现,都是对神宗皇帝英明决策和高尚品德的纪念。在这万国哀悼之际,嵩阳的桧柏似乎也感受到了悲凉,它们静静地见证着这位伟大君主的离去。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寄托了对神宗皇帝的无限怀念与敬仰。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其三)

取士忘疏贱,量书废寝兴。

刍言本何益,玉殿最先登。

日角依俙想,尧言涕泗称。

龙髯远莫及,零泪冻成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舟过严陵滩将谒祠登台舟人夜解及明已远至桐庐望桐君山寺缥缈可爱遂以小舟游之二绝(其二)

严公钓濑不容看,犹喜桐君有故山。

多病未须寻药录,从今学取衲僧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张惕山人即昔所谓惠思师也余旧识之于京师忽来相访茫然不复省徐自言其故戏作二小诗赠之(其二)

听诵长江近章句,喜逢澄观已冠巾。

醉吟挥弄清潮水,谁信从前戒律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复赋河冰四绝(其二)

春来归梦剧飞凫,夜半流澌拥舳舻。

似胜去年彭蠡口,雪封庐岳浪翻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