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三衢别故人时车驾幸杭州(其二)

飘零泽国几春风,又触惊涛泛短篷。

四海未知栖息地,百年半在别离中。

功名元与世缘薄,兵火向来吾道穷。

独倚危楼凄望眼,青山无数浙江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鼎所作的《趋三衢别故人时车驾幸杭州(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漂泊在外,历经风浪,四处奔波,难以找到安定栖息之地的境遇。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薄态度以及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深感无奈和绝望的心情。

首联“飘零泽国几春风,又触惊涛泛短篷。”以“飘零”二字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即使在春风拂面的美好时节,也无法摆脱生活的艰辛与动荡。紧接着,“又触惊涛泛短篷”一句,通过描绘诗人再次遭遇风浪,乘坐简陋的小船前行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生活的艰难与不稳定性。

颔联“四海未知栖息地,百年半在别离中。”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无论是广阔的四海之内,还是漫长的百年时光,诗人都未能找到一个稳定的栖息之地,大部分时间都在别离之中度过,表达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离散命运的无奈。

颈联“功名元与世缘薄,兵火向来吾道穷。”揭示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深切感受。他认为自己的命运与世俗的缘分浅薄,而战争的烽火已经让他的道路变得穷困不堪,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尾联“独倚危楼凄望眼,青山无数浙江东。”以诗人独自站在高楼上,眺望着远方的青山,表达了一种孤独与哀愁的情绪。尽管眼前是连绵不断的青山,但诗人的内心却充满了忧伤和孤独,暗示了他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漂泊生活中的苦楚、对命运的无奈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339)

赵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自号得全居士。宋高宗时的宰相。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

  • 字:元镇
  • 籍贯:南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
  • 生卒年:1085-1147

相关古诗词

顺德玄真观紫霄圃

群仙邀我游蓬岛,白鹤随人拾瑶草。

英灵指点洞门开,前行后拥商山皓。

崎岖石路燕尾分,露湿蟠桃压竹倒。

千山万山云气深,琅玕珠树霜风老。

王乔缥缈自天来,世许高情两相好。

中有一人字安期,笑捧金盘具瓜枣。

食之令人可长生,遨游八极登天行。

有时一日三万里,西风鹤背霞衣轻。

有时亦复一暂息,长歌一曲烟云凝。

高垂铁锁苍苔古,云是神仙紫霄圃。

芒鞋竹杖蹑步闲,丹凤飞来向人舞。

云中鸡犬异人间,药灶丹炉用心苦。

开轩一饮三百杯,檐花乱落天飞雨。

青红黑绿乱眼前,万草千花莫能数。

茫然拂袖下山来,白发婆娑镜中睹。

形式: 古风

喻弥陀收掩遗骸

骸骨鳞鳞旷野昏,天阴雨湿向谁论。

纵然有乐踰南面,争似无为实相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题常山草萍驿

才过常山到草萍,驿亭偏喜雨初晴。

麦畦水涨黄云重,柳絮风吹白雪轻。

身世自今忘俗虑,宦途从此快吟情。

魏公已辍江西镇,犹有甘棠颂政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山门栖岩寺

天边箭筈一门通,香隔云萝几万重。

好借岩风为披拂,移文有语笑尘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