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道中

春红落尽雨霏霏,为怯轻寒尚夹衣。

村路每于泥处滑,乡音渐与市人非。

护蚕溪女条桑去,抱布山翁换米归。

世味遍尝只如此,几番清梦落渔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春天的花朵凋零,细雨纷飞,因为怕冷,人们还穿着夹衣。
在乡村小路上,泥土湿滑,乡音也渐渐与城市的口音不同。
少女们在河边守护蚕宝宝,采摘桑叶,老翁则抱着布匹去换取大米。
经历过世间百态,生活滋味只剩如此,多次清梦中我落在渔夫的石矶边。

注释

春红:春天的花朵。
雨霏霏:细雨纷飞。
怯轻寒:害怕轻微的寒冷。
夹衣:两层衣服保暖。
村路:乡村道路。
泥处滑:湿滑的泥土路段。
乡音:乡下人的口音。
市人:城市居民。
护蚕溪女:照料蚕宝宝的乡村女孩。
条桑去:采摘桑叶。
抱布山翁:拿着布匹的老翁。
换米归:换取大米回家。
世味:人生的滋味。
渔矶:渔夫停船的石头。

鉴赏

这首宋诗《新昌道中》描绘了春天雨后的乡村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春红落尽雨霏霏”写出了春天花朵凋零,细雨绵绵的场景,透露出淡淡的哀愁。次句“为怯轻寒尚夹衣”表达了诗人对微寒的敏感,穿着夹衣以保暖。

第三句“村路每于泥处滑”,通过描述道路因雨水变得湿滑,暗示出行的不便,也反映出农村生活的质朴。第四句“乡音渐与市人非”则揭示了诗人身处异乡,乡音与都市口音的差异,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

第五、六句“护蚕溪女条桑去,抱布山翁换米归”描绘了农妇们忙碌地采桑喂蚕,而老翁则带着自织的布去换取粮食的日常画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淳朴和艰辛。

最后两句“世味遍尝只如此,几番清梦落渔矶”总结全诗,诗人感叹人生的滋味,经历过种种后,觉得眼前的生活简单而真实,清梦中常常回到渔矶,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人生哲理,展现了宋代理性与感性的交融。

收录诗词(54)

林尚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楚楚异凡禽,相看瘦不禁。

饥寻芝朮晚,梦忆海山深。

华表千年事,青天万里心。

一声唳清夜,霜月满疏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赠许紒岩

年齿未三十,清名已照人。

才高犹苦学,俸薄不言贫。

留客醉终日,爱花吟过春。

自怜闲未得,满面扑京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赠褚雪巘

多年林下隐,犹带旧儒酸。

自说因诗苦,还如学易难。

晓窗花气润,夜枕雨声寒。

又欲名山去,应寻胜迹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閒里

閒里身心得自如,春风茅屋燕同居。

松花满地溪云滑,一榻晴窗卧看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