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其二)烧香词

紫荷田,青柘路。目送折腰步。

烧过炉香,欲别又还住。

曲廊买得泥孩,旋呼小玉,留付与、夜灯儿女。

几回顾。人影归绿杨中,鬓腻惹香絮。

溪转桥横,青雀舫无数。

重帘似隔天涯,谁传消息,三十六、鸳鸯飞去。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鉴赏

这首清代李符的《祝英台近·烧香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开篇“紫荷田,青柘路”,以色彩鲜明的意象勾勒出一条宁静的小径,暗示着主人公的行踪。"目送折腰步"则写出人物的动态,可能是对一位低眉顺眼的女子的注视,流露出淡淡的离愁。

“烧过炉香,欲别又还住”描绘了烧香祈愿的情景,既表达了对未知的期待,又透露出不舍之情。接下来,“曲廊买得泥孩,旋呼小玉,留付与、夜灯儿女”,通过购买泥娃娃和呼唤丫鬟的动作,展现出家庭的温馨和对未来的寄托。

“几回顾”四字,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感伤,而“人影归绿杨中,鬓腻惹香絮”则通过环境和细节描写,烘托出主人公的孤独与思念。最后,“溪转桥横,青雀舫无数”描绘了周围的景色,暗示着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而“重帘似隔天涯,谁传消息,三十六、鸳鸯飞去”则以象征手法,借鸳鸯双飞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期盼与失落。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细腻,情景交融,展现了主人公在烧香祈福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活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思念。

收录诗词(190)

李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祝英台近(其三)烧香词

覆兰云,垂宝络。全护玉楼削。

姊妹双行,只合锁铜雀。

为伊猜遍芳年,笙簧筝柱,渐数到、月明圆却。

剪罗薄。齐著杏子单衫,两美尹邢若。

湖隔东西,记取问妆阁。

杜郎他日重寻,花时须早,莫惆怅、绿阴如幄。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其四)烧香词

镜中人,花外影。乍见眼波凝。

书屋妆楼,同对碧梧井。

三年窥宋登垣,何曾私语,真不料、相逢山径。

雀离顶。凭仗金粟如来,行坐许教并。

酥手偷携,暗解玉彄赠。

小姑只是随身,牵衣又去,恨密约、依然难订。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其五)烧香词

礼金仙,皈大士。小字写幡尾。

对五铢衣,暗里诉心事。

多应嫁了卢郎,女儿花佩,愿抱个、阿侯怀里。

整圆髻。才过青石岩扉,又见鸭桃底。

忽上钟楼,窈窕半空倚。

吮毫好倩童娘,蝉纱写照,与楚馆、行云相似。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其六)烧香词

鹊声乾,莺语啭。红雨洒千片。

不坐钿辕,不障合欢扇。

分明要使人看,如何归舫,把云母、横窗遮遍。

碧河浅。输舆掠水丝禽,鹢首惯偷眼。

懊恼吴侬,柔橹疾于箭。

借他角抵春哥,凫车相傍,又引露、女银娇面。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