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夜一章

水色连天色,风声益浪声。

旅人归思苦,渔叟梦魂惊。

举棹云先到,移舟月逐行。

旋吟诗句罢,犹见远山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水色与天融为一体,风声增添了浪涛的声音。
在外的旅人归乡之情格外苦涩,而渔夫的梦也被惊醒。
划动船桨仿佛白云先行,月亮也随着船只移动。
刚刚吟诵完诗句,还可见远方的山峦横亘眼前。

注释

水色:形容水面和天空颜色相近,浑然一体。
连:连接。
天色:天空的颜色。
风声:指风的呼啸声。
益:更加。
浪声:海浪拍打的声音。
旅人:旅行的人。
归思:回家的思念。
苦:深切。
渔叟:老渔夫。
梦魂:梦境中的思绪。
惊:被惊扰。
举棹:划动船桨。
云先到:好像云朵在前面引领。
移舟:划船前行。
月逐行:月亮似乎在跟随船只。
旋吟:刚吟诵完。
诗句:诗词。
犹见:仍然能看到。
远山横:远方的山峦横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水上景象,充满了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深深乡愁。开篇两句“水色连天色,风声益浪声”通过对比水与天、风与浪的声音,将听觉与视觉的和谐统一,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境。

接下来的“旅人归思苦,渔叟梦魂惊”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不安。旅人在夜晚的水上,对远方家园的思念如同潮水般涌来,难以抑制;而渔叟(渔家之父,泛指渔民)的梦魂也因为这宁静的夜色和微妙的心绪而受到惊扰。

“举棹云先到,移舟月逐行”描写了诗人在水上生活的情景。"举棹"是划船时用手触碰水面的动作,这里借指起航;"云先到"则暗示着诗人心之所向,即便是身处何方,心中那片故土总是先一步抵达。月亮在夜空中缓缓移动,而舟亦随之滑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漂泊。

末句“旋吟诗句罢,犹见远山横”显示了诗人即兴吟咏诗句后,又不自觉地陷入对远方山峦的幻想之中。"旋吟"指随口而出,"犹见"则表明心中的景象依旧如在眼前,这些都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流露。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夜晚水上生活中对于家乡的无限思念,以及内心世界的复杂情绪。

收录诗词(3)

海印(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不为篇(其一)

我欲偃文修武,身死名存。斫石通道,祈井流泉。

君肝在内,我身处边。荆轲拔剑,毛遂捧盘。

不为则已,为则不然。将恐两虎共斗,势不俱全。

永□今好,长绝来怨。是以返迹荒径,息影柴门。

形式: 古风

三不为篇(其二)

我欲刺股锥刃,悬头屋梁。书临雪彩,牒映萤光。

一朝鹏举,万里鸾翔。纵任才辩,游说君王。

高车反邑,衣锦还乡。将恐鸟残以羽,兰折由芳。

笼餐讵贵,钩饵难尝。是以高巢林薮,深穴池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三不为篇(其三)

我欲衒才鬻德,入市趋朝。四众瞻仰,三槐附交。

标形引势,身达名超。箱盈绮服,厨富甘肴。

讽扬弦管,咏美歌谣。将恐尘栖弱草,露宿危条。

无过日旦,靡越风朝。是以还伤乐浅,非惟苦遥。

形式: 古风

鹰隼风高随草去,旌旗日晚傍山来。

形式: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