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仙山

南登九仙峰,西忆双溪月。

玉轮千里悬秋光,环佩玲珑上瑶阙。

仙人去去不可留,听我一曲歌丹丘。

清晨摇曳采云别,白日飘忽乘天游。

我宫之真师,乃是紫阳客。

与君铭骨授长生,昔隐兹峰鍊精魄。

谁料丹砂化成烟,谪向人间二十年。

玄风笑翳花源去,化衣醉拂秋霞眠。

青童返霓旌,相招拥仙跸。

下窥城郭几回新,手种长松已千尺。

杳然真师失其踪,身骑白羊去无穷。

鸾啼鹤怨天府空,长攀玉树期相逢。

君家乘龙度百越,过予洒扫石上月。

真师不来君又发,还掩洞房泣仙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九仙山的向往与回忆,以及对仙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南登九仙峰,西忆双溪月”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九仙山的向往和对双溪月色的怀念。接着,“玉轮千里悬秋光,环佩玲珑上瑶阙”两句,以月亮为喻,描绘出九仙山的神秘与美丽,同时暗示仙人的存在。诗人通过“仙人去去不可留”表达对仙人的追思与不舍。

“我宫之真师,乃是紫阳客”一句,揭示了诗人对仙人的尊崇与敬仰,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接下来,“与君铭骨授长生,昔隐兹峰鍊精魄”两句,表达了诗人与仙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及对长生不老的渴望。

“谁料丹砂化成烟,谪向人间二十年”揭示了仙人命运的转折,从仙境到人间的转变,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随后,“玄风笑翳花源去,化衣醉拂秋霞眠”两句,通过描述仙人离去后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

“青童返霓旌,相招拥仙跸”描绘了仙人离去时的壮观场面,充满了神秘色彩。“下窥城郭几回新,手种长松已千尺”则通过时间的流逝,表现了诗人对仙人离去后世界的变迁与自然的成长。

最后,“杳然真师失其踪,身骑白羊去无穷”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离去的无奈与失落。“鸾啼鹤怨天府空,长攀玉树期相逢”则通过鸾鸟与仙鹤的哀鸣,渲染了离别的悲伤氛围。“君家乘龙度百越,过予洒扫石上月”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真师不来君又发,还掩洞房泣仙骨”则以直接的情感抒发,表达了对仙人的深深怀念与哀悼。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仙人与自然的赞美,也蕴含了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8)

郑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永乐十三年进士。授乐会训导。有《弦斋集》

  • 字:希晦
  • 籍贯:福建闽县

相关古诗词

次南安同寄从弟新建令希肃

一官琼海独淹留,倚棹看山恣远游。

白下秋风怜并桂,淮中暮雪忆同舟。

缄书久负翩翩雁,横席长从汎汎鸥。

闻道政成有佳趣,惠连诗句近耽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罗司训听潮轩

席罢谈经思独清,更于静里听潮生。

半将春水来天籁,尽入羊城作雨声。

登阁观涛空有赋,临流洗耳亦虚名。

何如醉卧沧洲上,万里琳琅一解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丙午孟冬黎寇窃发吴训术自病中见寄因避难航海遂和

故人卧疾近如何,赖有诗怀祗自磨。

苏子加餐须努力,沈郎多病愧吟魔。

半生别业经残燹,万里还家备走舸。

风景年来倍萧索,枕间清梦已无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白沙翠竹

沙头万玉碧参差,绝胜三湘烟雨馀。

昼拂微飙侵席冷,夜随凉月逗窗虚。

编篱稍断樵人迹,开径能通处士居。

为问主人游宦久,故林清梦近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