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末明初的诗《川上暮归》是张羽所作,描绘了傍晚时分舟行江上的景象。诗人通过"此地频经画舫过",展现了水路繁忙和热闹的场景。"暮归原不畏风波"则流露出他对归家的坚定与从容,即使风浪再大也不惧怕。
"烟中渔网悬杨柳,浦口船灯照芰荷"两句,运用了富有画面感的意象,渔网在烟雾中挂着,如同一幅静谧的画卷,而船灯照亮了岸边的菱荷,增添了夜晚的诗意。"归鸟去边行客少"暗示了天色渐晚,行人稀疏,只有归巢的鸟儿相伴。
"夕阳尽处乱山多"进一步渲染了暮色苍茫的氛围,山峦叠嶂,夕阳余晖洒落,显得孤独而壮美。最后,诗人以"此时诗思浑无赖,听得前溪《子夜歌》"收尾,表达了他在这样的景色中,诗兴大发,被溪边传来的《子夜歌》所触动,心境悠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上暮归的景象,情感内敛而富有韵味,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和诗情画意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