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孙忠靖公遗像并墨迹诗册(其二)

人误天尤厄,身亡国亦休。

血膏沙草碧,泪涌雨霖愁。

忠愤偕儿女,清凉负壑丘。

遗篇谁解唱,榆塞鬼吟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曹秉哲对孙忠靖公的悼念之作,表达了对孙公不幸遭遇的深深同情和对其忠诚义愤精神的敬仰。首句"人误天尤厄",寓意孙公生前遭受了人世的冤枉与天命的残酷;"身亡国亦休",则揭示了他为国捐躯的悲壮结局。

"血膏沙草碧",通过鲜血染红沙漠草木,形象地展现了孙公牺牲的惨烈;"泪涌雨霖愁",以泪水如雨,表达出人们对孙公之死的哀痛和无尽忧愁。接下来的"忠愤偕儿女",将孙公的忠诚与家人的悲愤融为一体,凸显其家族的坚韧与牺牲。

"清凉负壑丘",可能是借自然景象,表达孙公虽逝去,但其精神如同山川般永恒,清高峻峭,令人怀念。最后两句"遗篇谁解唱,榆塞鬼吟秋",意指孙公的遗作无人能理解其深意,只能在边塞之地,由孤魂野鬼在秋风中低吟,寄托哀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孙忠靖公事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忠臣悲剧命运的感慨和对高尚人格的赞美。

收录诗词(7)

曹秉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书事

我生误文字,平贼无奇术。

远闻三里城,受攻四十日。

报国固不才,亦莫救家室。

有弟杀贼归,犹抱老母膝。

膝前妹娇痴,向之索枣栗。

忽惊刀矛撞,投怀涕潜溢。

是时屋瓦飞,雷从地底出。

烟中互长梯,与贼相甲乙。

三登而三堕,催以万觱篥。

全家争督战,不解避斧锧。

致身臣应尔,寸土守敢失。

贼富民愈贫,雀罗鼠更掘。

雀鼠幸未空,全军仍以律。

朝向大吏述,暮向大吏述。

大吏无援师,忍怒日受叱。

昨日兵力分,十已遣六七。

近郊贼方横,山城遑与恤。

驰书慰众心,此情不忍笔。

但言大军来,重围破可必。

讹语纷刺耳,入梦亦不吉。

仰天问消息,鸿雁杳无一。

不来肝肠裂,来亦肝肠裂。

上言民可怜,下与骨月诀。

我思化黄鹄,飞入罗网缺。

贼营三十里,去恐羽翼折。

将心且随月,黯照战场血。

旂渍血花紫,月下惨成列。

登陴见予季,此时心骨热。

书生弱有年,一旦横磨铁。

老母素怜儿,今不闻呜咽。

昨驰告急封,家书竟断绝。

公义不及私,此举太豪杰。

独不计汝兄,请师喉屡噎。

家人祇解啼,首蓬面不洁。

巍巍雨花冢,深深大峨穴。

德薄者祀斩,或免天所罚。

服官三十载,吾父多清节。

生儿诚太愚,处世又不哲。

恃此臣子心,安危总一辙。

圣诏渴求贤,所恨学尽拙。

男儿好身手,甘兹尘土灭,煌煌君父恩,及时好施设。

形式: 古风

癸亥自夏徂秋偶有所得汇而录之既无次序亦不标题(其一)

微笑忽破睡,情梦媚幽独。

春烟定后痕,荡漾在心目。

欲说境已志,鸟语碎空绿。

形式: 古风

癸亥自夏徂秋偶有所得汇而录之既无次序亦不标题(其二)

老蝉断续吟,夕阳乱明灭。

雨气集空林,揽之有余热。

悠悠一寸心,事事郁相结。

复此多炎凉,何处生分别。

腥风吹断虹,云腰又中截。

形式: 排律 押[屑]韵

喜雨

丹凤城头风渐清,黑龙潭畔日将倾。

才闻祈泽传天诏,便起挑镫听雨声。

清晓农歌应旖旎,东南军令可分明。

关心衣带黄河水,好为淮流洗甲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