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行杂咏(其七)

刚铁截作筒,柔铅煮成豆。

阴火孕蛇腹,神机啄鸟咮。

争长轶弓弩,命中洞介胄。

兹器识利用,夷舶重金购。

初止一夫敌,把玩秘怀袖。

近日堂堂师,每配千万副。

他兵一时废,步伐亦夷授。

鬼方初猾夏,肇衅在卮漏。

神州比多故,乘时逞践蹂。

上赖九庙灵,西獒不复嗾。

蚩尤至今日,制器亦云富。

戎心未可启,慎勿示之陋。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中武器制作与战术变化的场景。诗人以“刚铁截作筒,柔铅煮成豆”开篇,形象地描述了兵器的制造过程,筒与豆象征着箭矢和弹丸。接下来,“阴火孕蛇腹,神机啄鸟咮”暗指火药和机关枪械,比喻其威力如同蛇腹中的火焰和鸟喙的锐利。

诗中提到这些利器“争长轶弓弩”,超越传统弓箭,能够穿透盔甲,显示出科技的进步。“兹器识利用,夷舶重金购”则强调了新式武器的价值,连外国人都愿意出高价购买。从“初止一夫敌”到“每配千万副”,反映了军队规模的扩大和战术的革新。

诗人指出,由于这些武器的引入,“他兵一时废,步伐亦夷授”,意味着其他传统兵器和步法逐渐被淘汰。然而,诗人也警醒,“鬼方初猾夏,肇衅在卮漏”,暗示着战争的隐患可能源于不慎或漏洞。尽管如此,“上赖九庙灵,西獒不复嗾”,表明国家依赖于神灵庇佑,以及对边疆的控制得以稳固。

最后,诗人感慨:“蚩尤至今日,制器亦云富”,暗示即使在古代神话中的敌人也能拥有现代武器,再次强调了武器进步的重要性。他告诫,“戎心未可启,慎勿示之陋”,提醒人们要谨慎对待这种力量,防止被轻易激发战争欲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战争工具的变迁,寓言了历史上的军事变革,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与智慧的呼唤。

收录诗词(10)

陈宝(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军行杂咏(其八)

得官须得印,握刀须握柄。

鞭好马亦骄,箭长弓始劲。

面谀多背憎,貌让乃心竞。

小水噀不得,逆风呼岂应。

六辔在人手,安能工纵磬。

形式: 古风

军行杂咏(其九)

系马在深闼,剖箱为之槽。

追鸡忽踏瓦,击豕先趋牢。

瓶盎尽翻倒,窗棂便摧烧。

比舍破斧声,誓不遗秋毫。

醉饱发高唱,裸卧纷爬搔。

一妇牵出窖,争先起群嚣。

老冤方惴惴,执爨供刍茭。

齐俗固强悍,吞恨乌能消。

每值毕骑过,或伺中途要。

驱来授畚锸,临穴无一逃。

所报或匪仇,玉石躯命淆。

仇杀迭相寻,将怒兵能挑。

昨日长平坑,今日阿房焦。

形式: 古风

军行杂咏(其十)

流潦不可止,师进?石桥。万马行淖中,疲蹄不能骄。

我身豕负涂,聊作强虫跳。

雨过日在顶,蕴隆蒸发毛。

下马不夕食,坐甲犹终宵。

昨者捷书至,军声为之高。

刲羊岂不易,预在扃其牢。群帅利所获,纷纷探巢。

莫肯分偏师,留俟半涉要。

坐令出柙者,假息犹炰炰。

书生亦咄咄,健剑须横腰。

形式: 古风

月夜溪桥散步(其一)

皎月自东升,光照千山昼。

长桥蹑飞空,倒影泻奔溜。

寒潭净泥沙,岩崩石骨瘦。

波痕浸虚白,表里尽通透。

幽人一散步,惜此光明候。

万籁浩无声,木末严风逗。

数舟依浅濑,明灭镫如豆。

欲去闻清讴,余响入遥岫。

形式: 古风 押[宥]韵